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清初宁古塔流人的精神世界

时间:2009-7-14 15:20:46  来源:不详

  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宁安)是初著名的流放地之一。宁古塔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在清初遣戍制度之下,那些因反抗清朝统治、或触犯刑律、或因其他种种原因遭受惩处而被遣戍到这一地区,以备屯种、筑城、置驿的人(包括犯人及其亲属)。这些流人中有高官大吏,也有文人学者、名卿硕彦。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遣戍到宁古塔的方拱乾就说过:宁古塔“华人(汉人)则十三省,无省无人”(方拱乾:《绝域纪略》)。足见宁古塔流人来自地域之广泛。而以今视之,被流放到宁古塔的这一流人群体,在艰难困厄的流放生活中,并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社会的责任,在逆境中依然表现出种种与环境抗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勇敢地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突破自我,走出困境,这是宁古塔流人所展示的精神面貌之一。

 

  从顺治十二年陈嘉猷被发往宁古塔开始,这里便成为清初流放重犯之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向来流人俱徙尚阳堡,地去京师三千里,犹有屋宇可居,至者尚可活,至此则望尚阳如天上矣。”(佚名:《研堂见闻杂记》)这则史料足以说当时宁古塔环境之恶劣,被流放者流放到此地后境遇之悲惨。时人还有这样的形容:“宁古塔垂二十余年,白草黄沙,冰天雪窖,较之李陵、苏武,犹觉颠连困厄也。”(徐釚:《南州草堂集》卷29,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事实上,在许多宁古塔流人的著述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如张缙彦和吴兆骞在为方拱乾第三子方与三的《其旋草》作序时,分别有“写流人之幽恨,发万古之悲凉”;“寄羁臣之幽愤,写逐客之漂踪”之句(《增订东北流人史》第256页)。

 

  在遭受恶劣自然环境的同时,宁古塔流人还要遭受强制管理、强制为奴或当差的待遇,饱受迫害与欺凌。当时流放到宁古塔的流人,多被安插在驿站、官庄、边台,充当所谓的吞丁、营丁、站丁等,其中安插在官庄为多。吴兆骞在寄给母亲的书中谈及宁古塔流人所遭受的“官庄之苦”时说:“至若官庄之苦,则更有难言者。……一年四季,无一闲日。一到种田之日,即要亲身下田,五更而起,黄昏而歇。……官庄人皆骨瘦如柴。”(吴兆骞:《归来草堂尺牍》)张缙彦在《域外集》中,也记载了宁古塔流人的悲惨境遇。“凡有强力者,佥为水手矣,出而摇撸,入而运桨,晚则守大壑之藏舟,风雨晦明,饥饿疲劳,此亦生人之至苦也。……其不能出者,则畜之以为厮役,如卖身然,此又生人之至苦也。”(《域外集·兀者王化龙传》)

 

  极度艰苦的环境和困厄忧患的处境固然会让人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然而这种环境往往也是对人生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