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夏晓虹:这是我一生的福分

时间:2009-7-16 12:06:18  来源:不详

我现在服务的北京大学,曾经得鲁迅先生褒扬,其中一句说的是,“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我观北大》)。这很让北大人自豪。至于今日北大是否还配得上此评,见仁见智,颇有争议,这里不必细说。最近想到鲁迅先生此言,尤其是“常为新的”四字,却与北大无关,乃是因为北京景山学校年将迎来宋体>50周年校庆,编印纪念文集的征稿正在热烈进行中。我的联想即是由当年经历的教改实验引起。

   

    进入景山学校是在1960年秋天。和一般就近入学的小学不同,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试,我才被录取进来。当初就知道,这是所九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后来学制改为十年,小学、中学各半。虽然到1966年“文革”前,校内确实有九年级,但论资排辈,真正的实验班还是从我们这一年开始。只不过,在我们这批学童入读前,当年春季已开始试验招生。所以,这些比我们高半级的学生,才是景山学校老资格的开门弟子。而为了相互区别,我们和他们之间一直轮换使用着上、下的年级号。“文革”开始那年,我们是六下,他们是七上,大家终于都没有读满一贯制全程。

   

    刚入学时,首先要学认字。对于学校采用“形声字归类”的“集中识字”教学,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因为那时年龄太小,不懂这些,只是记得比其他学校的同龄人认字多而且快。学校的古文教育也起步较早,大概三年级开始,已在使用《儿童学诗》《儿童学文言文》一类教材。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在看《水浒传》与《三国演义》。

   

    当时北京的小学基本都是半天上课,半天小组自习。景山学校却是少见的全日制,只有周六的课程中午即结束。一年级起,已经开设英语课。年幼无知的我,头脑如同一张白纸,短期记忆特别好。考试前的临时突击复习,每见奇效。那时,从家里到学校要换两次车,也算得路途遥远;加上中午有两个钟头的休息时间,除往返父母单位食堂吃饭外,还有余暇可供利用。所以,学了五六年外语,家人始终没听我念过英文。因为通常应该回家做的作业,我一般都抽空在学校写完了。至于记单词、背课文,也全都可以在路上车中解决。

   

    说到中、英文齐头并进,这在当年全国的小学中即使不是独一份,相信也极为罕见。课程的安排上自然仍以中文学习为主,英语主要是打下了正确发音、熟练使用国际音标拼读单词的基础,并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由于自己在外语上不够用功,满足于“临时抱脚”式的应付,至今仍愧对当年辛苦教育我们的房贵荣、方碧辉等老师。不过,即使如此不成才,这段外语“童子功”的经历还是很让我自豪。

   

    大学时代,因为英语课安排在晚间,我偷懒不想去,报了个慢班。第一次上课,ABCD读得太过流畅,老师听出我有根底,故特许我今后可以不上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