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定力如磐而学风致远——…
全国第六届卫拉特蒙古历…
学者呼吁“学术评价的权…
学术超男易中天耍脾气 …
魏文彪:传承学术精神是…
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
周亮工:重返学术视野中…
高校如何避免沦为“学术…
《康熙字典》暨词典学国…
张弘:抄袭与学术复制
最新热门    
 
学术造假风波迭起成“顽疾” 该拿什么来拯救

时间:2009-7-27 15:19:53  来源:不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被指“学术造假”的风波还没停息,便传来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学界泰斗同日辞世的消息。人们禁不住从心底发出一声叹息,担心跟随大师们一同远去的还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术身患“顽疾”,造假成风,谁是幕后推手?拿什么拯救?宋体>

 

症状 学术造假成“顽疾”

 

  如今,学术造假者的胆子要多大有多大。某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在个人简介中所列的77篇论文,被指“全是对某位科学家、某段科学史或国外某种思潮的介绍,任谁找几篇参考文章都写得出来”。某校汉语言学院副教授剽窃宋史研究专家周宝珠教授20多年前发表的论文《略论吕惠卿》,竟然“长达1.1万字的正文只字未改,仅把注释括号由圆的改为方括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扬感叹道:“学术造假在今天居然成了一种风气,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他告诉记者,现在学术造假的形式、手段、层次比起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名校教授,甚至一些校长、院士也参与其中;抄袭还是小儿科,冒充挂名的现象更令人担忧。

 

诊断一 评估机制亟待改进

 

  最近,刚从厦门大学退休的易中天把大学比作“养鸡场”:“现在的大学采取量化管理,规定老师们从讲师升为副教授,要发多少篇论文,从副教授升为教授,又要发多少论文。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学里的老师变成了母鸡,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做学问、好好带学生,光忙着生蛋发论文了。”

 

  岂止是老师,据笔者了解,不少高校有将研究生学位与发表论文数量挂钩的制度,比如硕士毕业需要发表1篇,博士毕业需要发表3篇,再加上一连串的限制条件,比如必须刊登在A类、B类核心刊物,被SCI、EI等世界著名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恰如易中天戏谑的“大学中还规定母鸡下蛋要下在什么地方”,结果是不“生蛋”则“滚蛋”。如此“量化考核”,求“量”不求“质”,难免导致学术浮躁。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