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长城百科全书”山…
昆明打造中国博物馆之城…
第三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
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
中国10个最美的教堂(组…
7月28日 《中美续增条约…
《中国古代史》修订研讨…
中国成最大博士学位授予…
最新热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一座奇特的图书馆

时间:2009-7-30 10:37:16  来源:不详
对诸素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他就发现不了以他命名的门捷列夫周期表,后人也无以填补周期表中的空白。

 

  对于一位学者、一位科学家,当然,也包括作家,如果缺乏这样一个宏观的视野与思路,恐怕是难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尤其对于人文学科,对于一个宏观的科学世界,更是如此——我以为,这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后来,我一连两届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中华民族风情录》,正是从大百科全书的民族卷开始,形成了一条晰的思路,找到了较好的一种表现手,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赞誉。我想,我的作品,无论是长篇小说如《客家魂》、学术专著如《中国文化史观》、工科著作如《南方城市审美意象》等,之所以被人认为大气、豪放又充满诗情,且有史识,恐怕与这一宏观的视野是分不开的。

 

  其实,一个人,不管他是否受到种种的局限或约束,都应当有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襟怀,广纳百川,孜孜不倦地吸取各种知识的营养,这样,他方可以有所作为而不至于做井底之蛙。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不少大科学家及文化大师,不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么?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