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何以敬畏昆曲(9)
何以敬畏昆曲(10)
武汉理工论文案:当事人…
莫砺锋:请敬畏我们的传…
揭秘:季羡林何以精通那…
揭秘:季羡林何以精通那…
揭秘:季羡林何以精通那…
120名少年犯调查报告:…
120名少年犯调查报告:…
最新热门    
 
何以敬畏昆曲(11)

时间:2009-8-15 12:04:29  来源:不详
创新也是一种传承

 

    北方昆曲剧院的《西厢记》刚一落幕,就有观众翘起大拇指,“我给这戏打满分!”,也有人拉着四座问,“这还是昆曲吗?”。原来,这出戏在传统本子上做了不少改动,如人物对白加入了“当下语气”,舞蹈处理唯美而大胆,结果,这些变动引来不少议论。

    议论纷纭,说了人们对昆曲艺术的关注,观众态度的迥异,反映了人们对一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即昆曲的保护与传承,是该固守传统,还是该大胆创新?其实,这也是在今天,作为艺术的昆曲如何更有效生存的问题。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世道人心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该止步不前,昆曲当然也不例外。几百年时间,社会生态环境,民众审美趣味,都已今非昔比。置身于电声影像高度发达的当下,“一字一句须思量”的昆曲,如果只想做书斋式的研究,当然是越原样照搬就越真实可靠,但如此一来,昆曲的价值,就只是一种仅供研究的中国艺术史的精致标本,而非鲜活的舞台艺术。如果想在舞台上接续昆曲生命,就需要考虑,这种走过了六百年光阴的古老艺术,怎样才能捕获今天的“世道人心”。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昆曲艺术几成绝唱,这与创作思想、表演范式的陈旧、老套不无关系。浙昆的一出《十五贯》之所以能够创造“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传奇,就是因为冲破了才子佳人的藩篱,演绎曲折离奇的公案。近半个世纪后,在白先勇的创新见识支持下,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浓郁的青春气息,再现了一剧风行的盛景,也打破了“昆曲辞藻华美典雅,今天的老百姓已不具备鉴赏能力”的偏见。

    《西厢记》也好,《牡丹亭》也罢,传承至今的所有昆曲剧目,无一不经过文人墨客和教坊的咬文嚼字和反复修改。也正因如此,中国戏曲才能产生那么多的表演流派和风格,艺术才具备推陈出新的魅力。实践证明,只要不伤及传统,适度的创新不但不会使昆曲“丢失自我”,反而会注入生机与活力。昆曲的舞台,面朝观众,三面开放,背靠的一面则是“传统”,是根本,是昆曲的“格”。演员从传统这一面走出,走到开放的舞台中间,通过互动和交流、鉴赏和对话,使昆曲完成二度创作,更完美地展现舞台艺术的感染力。

    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有戏曲剧种367个,今天仍在演出的只剩267个。50年弹指一挥,100种戏曲剧种已难觅影踪。这些剧种的消逝,或许是因为对传统恪守得不够,或许是对变化了的新局准备得不足。逝者已矣,但它们留下的警示令人深思。

    在多审美和多样化的生活状态下,戏曲艺术不必期待什么“万众瞩目”的大众化。但是,如果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里,没有了昆曲、京剧这些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统艺术,仅剩下连续剧和电玩,踢踏舞和百老汇的音乐剧,那恐怕我们的文明离消逝也就不远了。(张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