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大渡河首次发现青铜器 …
泽州发现三国时期摩崖石…
工地挖出3000斤北宋时期…
国学专家:国学热潮从“…
村民打官司拿出民国时期…
扬州一水塘下挖出千年古…
北京进入今年最闷热时期…
安徽濉溪发现宋金时期的…
后美国世界并非中国时代
韩国发现首尊统一新罗时…
最新热门    
 
战国时期诸子争鸣与邯郸文化中心的形成

时间:2009-8-18 11:54:44  来源:不详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是最著名的文化与学术中心,它在一定程度上堪称诸子学说的摇篮、百家争鸣的起源地。但到了战国后期,稷下诸子已不再满足于“不治而议论”,纷纷奔赴各诸侯国,找寻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乐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前往或曾经到过赵国之都邯郸。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平原君列传》和《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记载:稷下学宫著名学者邹衍离开齐国后,先至魏,后至赵,在赵对公孙龙的学术方提出批评。稷下学宫中的荀况和稷下先生慎到,也都一度回到邯郸。除了稷下诸子,其他一些著名学者也曾在战国中后期先后来到邯郸,从事文化活动和学术著述,比如曾与公孙龙展开激烈辩论的儒家学者孔穿、齐国军事家田单、齐国辩士鲁仲连等。由此,邯郸一度出现了“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战国策·策三》)的盛况。

 

  聚集于邯郸的战国诸子分属于不同的学派,有着各自不同的学术主张,他们在邯郸进行的学术讨论与争鸣,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军事思想、学术思想和纵横策略等方面。

 

  诸子在军事思想方面的争鸣:赵国为战国时期的四战之地,频繁的战争使赵国产生了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杰出的军事家和荀况等著名思想家。他们和当时其他军事家一起,进行过军事理论的争鸣。《战国策·赵策三》记载赵奢与田单就军事进攻中的“用众”之法进行讨论。在这次讨论中,赵奢提出古今形势不同,“用众”作战乃是七国争雄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最终折服了田单。《荀子·议兵》记载有荀况与楚将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兵要之事,其学术探讨的性质至为:临武君提出兵要在于“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况则从政治的高度来审视兵要,提出“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从他们针锋相对的阐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其政治与军事关系的基本观点。

 

  诸子学术思想争鸣:在赵都邯郸,赵国思想家与战国诸子在学术思想方面的争鸣也非常激烈。赵人公孙龙是刑名学派的著名人物,其论题“白马非马”在当时的学术界有着很大影响,公孙龙曾就这一学说与学者展开讨论。《公孙龙子·迹府》篇载,公孙龙与孔穿讨论“白马非马”论题,使孔穿无言以对。阴阳家著名人物邹衍到达邯郸后,从公孙龙辩论的技巧方面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他的刑名学说在学术界受到重创。公孙龙的学说还曾受到庄子、荀况等人的批判。《庄子·天下篇》评价公孙龙的学说:“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胜人之心”;《荀子·修身》云:“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荀子在书中批评公孙龙,可能是因为他在邯郸接触过名家学说。(参见《邯郸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