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60年国人着装变迁 两代…
埃及官员警告法老墓可能…
高速路因600万只蜜蜂聚…
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 从…
90年代以来京城名人故居…
200年前的两岸直航:因…
2009年国庆放假安排:国…
农家图书馆30年坚持免费…
义乌地标900年古塔遭雷…
中国人婚姻状况60年巨变…
最新热门    
 
60年国人着装变迁 两代裁缝见证服装演义(2)

时间:2009-8-22 11:24:22  来源:不详
从高峰到低谷

    出活儿快、能做新样式,彭德的生意好起来,添置了电熨斗等工具。他将妻儿接过来,还从老家招了徒弟。十多平方米的裁缝铺显得更加拥挤了。晚上,彭德明和徒弟在案板上做衣服,彭伟就睡在案板下面。

    上世纪90年代,除了做衣服,裁缝铺也开始卖布料,做一条裤子变成了20左右。因为生意好,彭德明从老家招的徒弟越来越多,徒弟出师后,就在他那里当工人。1996年,他有十二三名工人。除了裁缝铺,他又租了一间大房子当厂房。

    附近制鞋店的店主说,彭德明当上了老板,开始搞“管理”了。彭德明笑着说,工人忙不过来时,他也帮着裁剪。那时候,彭德明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元。

    其时,成衣销售已开始风行,但凭借在当地的人缘,彭德明的裁缝铺依然生意兴隆。

    此后,各种各样的服装品牌纷纷涌现,找裁缝做衣服的人不断减少。2003年,看到很多裁缝改行卖衣服,彭德明心动了。

    他到六里桥等地的超市、商场租了柜台,开始搞成衣销售。转战数地,花了大价钱付场租、进货,但就是卖不动衣服。短短一年,数十万元亏损殆尽。

    徐红兴认为,做成衣销售的人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彭德明比较保守,对于做衣服之外的管理和销售等并不擅长。

    此后,彭德明回到南苑,原先的裁缝铺已经立起了高楼。他在高楼对面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平房,重新开起了裁缝铺。

    名人纷纷光顾

    在彭德明遭遇低谷的时候,彭伟跟着舅舅徐红兴,摸到了一条新路子。

    彭伟中学毕业后,就跟着徐红兴学了三年裁剪。在他看来,年轻些的舅舅比爸爸观念更新,更能了解和接受新趋势、新样式。

    进入新世纪,“撞衫”成为尴尬的事情,人们开始追求服装个性化,定制成为“潮人”的新宠。

    裁缝店生意转衰之后,徐红兴开始转向服装定制。在做企业服装团体定制取得成功后,他于2005年在雅秀市场租下两块场地,取名苏珊裁缝(服装定制)店,彭伟帮他管理其中的一家店。

    雅秀市场地处三里屯,很多外国人来此购物。为了与外国人做生意,彭伟报了一个班,突击学习英语,尤其是关于布料、尺寸、报价方面的。他的英文名叫Peter,“简单,老外容易记得住”。

    在这个店铺里,柜台摆满了各种中高档布料,根据最新流行趋势制作的服装在醒目处展示。除了西服,复古的装、中山装,都是这里的主打。

    今年7月21日上午,一对外国父子来定制服装。营业员跟他们沟通后,得知他们想定做西服。

    “5套还是10套?”营业员用英语问。

    "No,no."对方笑着说,他并不想天天穿西服,只要一套西服、一件夹克和衬衫。

    彭伟为客人量完尺寸,报价时,让对方看了此前同款衣服的售价。彭伟说,这些客人是以前的客人介绍的,不能比以前的卖得贵。

    每到下午,彭伟就忙得没儿分身了。当然,这比起那些为名人制装的时候,确实显得平淡了。

    彭伟记得,2005年,劳拉·布什在该店定制了一套唐装。接到通知后,徐红兴亲自到酒店,为劳拉·布什量体。徐红兴说,当时只专注地测量,跟对方没有什么交流。量完后,立即让店里专门做唐装的裁缝赶制。2008年,罗格夫人和女儿来店里定制了套装。此外,李金斗等诸多演艺界名人均来此定制过服装。

    彭伟说,他曾为不少名人量体裁衣,很多人是这里的老主顾。

    最大的愿望

    彭伟觉得,现在他干的活儿:帮人量体、记下尺寸,跟当年父亲站在路边“收活儿”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当年父亲“收活儿”后,要自己熬夜赶制;现在,他只要把尺寸发到工厂,工人们就会按要求赶制了。

    徐红兴邀请过彭德明跟他一起干,彭德明没去,他说:“我干我的裁缝铺,也方便照顾小孙女。”

    裁缝铺尽管利润很少,但生意很好。最近,当地居委会的老太太要搞表演,托彭德明做50套表演服。他和现在仅有的一名工人紧赶了好几天,在她们需要前做完。

    来北京20多年了,彭德明熟悉这里的老人和新人。遇到浑身是泥的农民工来补裤子,他会少收一块钱。因为,在北京这么多年,他“遇到了很多好人”。当年,他刚到北京时,是当地人送他木板当床卧,送他板凳待客坐。

    刚来时,一家人挤在十来平方米的平房里;现在,彭德明和老伴租了一间大院子,儿子、女儿有单独的住处。当年,买不起菜,他到菜市场拣菜叶子回家煮着吃;现在,想吃啥都能买了。

    彭德明在老家建了一套三层楼房,一直没人住。最近,彭伟又到老家所在的城镇,花四十多万买了一套商品房,把女儿的户口转过去了。

    彭伟说,江苏来的老裁缝绝大多数都回去了,30岁以下的很少再学裁缝了。因此,彭德明打算一两年后回老家,把孙女转回老家上学,那边教学质量好。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孙女上大学。

    彭德明一边说话,一边把飞人牌缝纫机踩得飞快。他说,这台脚踏缝纫机跟了他20多年,不会再传给谁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