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司马迁是怎样为韩信谋反…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致信…
司马义.艾买提:关键时…
以曝光为名诈骗钱财 2假…
最新热门    
 
司马光为何要写《资治通鉴》?

时间:2009-8-25 11:21:36  来源:不详

我很喜欢《通鉴》这本书,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来看,有几年的时间,每个夜晚,都坐在书桌前,翻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上下二大册图书,字是小了点,可却是原版缩印,有胡三省的注,一路读来,也是欢喜。在看书的过程中,一直想搞楚《通鉴》的写作缘由。也就是说,余不大满足司马光的平实说,其为人厚道,康节说他是“九人真人”,自然不事张扬。可我觉得,作为后人,还是有义务厘清其创作的初衷。

 

治平三年(1066)四月,英宗命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于是司马光进奏说:

 

“自少已来,略涉群史。窃见纪传之体,文字繁多,虽以衡门专学之士,往往读之不能周浃,况于帝王,日有万机,必欲遍知前世得失,诚为未易。窃不自揆,常欲上自战国,下至五代,正史之外旁采他书,凡关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帝王所宜知者,略依《左氏春秋传》体,为编年一书,名曰《通志》。其余浮冗之文,悉删去不载,庶几听览不劳,而闻见甚博。”

 

上述便是司马光之所以编攥《通鉴》的通行说法,温公在很多文章里都有过相似的表述,道理很平实,就是希望皇帝能鉴往知来,将国家打点好。可是余略览英宗朝前后事,略觉司马光编辑是书,应有更深一层的寄寓在里面。

 

太祖皇袍加身,至宋英宗时,赵宋王朝立国已百来年。王朝内部一些积弊,也日渐显发出来,其中最突出、也最为棘手的问题,便是用度的紧张。相较于来自北面和西北面的军事危胁,王朝的财政问题,更让掌权者感到头疼。治平二年(1065)三月,英宗恩准司马光带薪休假,回故乡陕州扫墓,四月十九日,司马光给英宗上了一个折子,论钱粮事。略云:

 

臣今蒙恩给假,至陕州焚黄。窃见缘路诸州仓库空乏,至官吏军人料钱月粮,并须逐旋支给,其余臣所不到处可知。窘竭如此,何以为国?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