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乾荣:“有”病
陆军 陈长荣:地名的文…
台湾学者傅佩荣:国学教…
台湾学者傅佩荣:国学教…
最新热门    
 
邓加荣:站在《古文观止》的肩上

时间:2009-8-28 11:26:53  来源:不详

最近,我以“白山智叟”的名字,编出了一部《古文真正观止》,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想在通往中国古典文学的道路上,通过卷帙浩繁的书山册岭,为有志于此道的人,铺设一条足可浏览尝阅、探幽寻胜的风影线。

 

  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古文真正观止》呢?

 

  凡事皆有个源头。原来,三百余年前,在浙江山阳有两位吴姓的叔侄,叔名楚材,侄名调侯,他们在众多的古文选本中,忽地不显山、不露水地推出了一部《古文观止》来,立时节便青出于蓝,秀出于林,雏凤声,一下子就压倒了,甚至也可说淹没了千百年来的众多选本。这叔侄俩本是名不见经传的普普通通的文人,但其书却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那些名流大家、官修国定的编选。此书一传就是三百余年,经久不衰,其声誉远播于海内外,其运用普及于士农工商,凡会读书的人几乎是家家案头必备,各修学的学子们更是须臾不离,人手一卷。在这三百余年间,不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不断有各种版本的《古文渊鉴》、《古文辞类纂》、《才子古文》、《历代文选》、《古文选读》、《古文新编》之类的书出现,但流传都没有吴氏选本那么面广,寿命更没有吴氏之书那么长,没经几度风雨,便都在书海之中自行淹没了。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那么,时间,也是检验一本书存在价值的标准。三百多年的悠悠岁月,充分地检验了,也充分地证了这本书的真实价值(包括它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过,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检验了,说明了它有着某些方面的缺欠与不足。比如其书缺少辽、金、三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的文章。这个曾经绵亘于我国历史四百余年的时间段,毫无疑问,确也产生了不少文章大家,出现了不少有声有色、文采飞扬的好文章,像金代的元好问、王若虚,元代的吴澄、李孝光等,都是文坛上声名卓著、举足轻重的圣手,他们的文章或质朴浑厚,或标新立异,都各具风格,各领一代风骚,缺了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古文焉得称之为观止?

 

  另外,其书缺少我国学文化发展最为活跃、最为繁荣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