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姚远:向欧洲古城学习

时间:2009-9-4 15:40:51  来源:不详
> 

重建“国粹”的自信

 

  1998年5月,法国里昂成为世界遗产城市时,居民们也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生活、工作、购物、看展出的市中心,竟是同威尼斯或布拉格一样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人类遗产!从最质朴地对家乡的热爱,到对法兰西文化的自信,法国人精心呵护的里昂、波尔多、斯特拉斯堡等古城,现今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而我们的古城呢?“敝帚不能自珍”,首先应是价值观,特别是决策者及其周围的“专家”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正如梁思成所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战屡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对于一切国粹都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审美标准全被搅乱了,古老的被抛弃了,对于新的即西方的,却茫然无所知”。

 

  梁思成出生于日本,求学于美国,这些“国际化”的背景,丝毫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早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他痛感“惟独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上世纪30年代,日寇的炮火已打到长城脚下,他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一起,奔走于华北各地调查测绘古建筑,不想让我们的中国建筑史研究逊色于常盘大定、关野贞等日本学者。尽管梁思成的爱国热忱,在有的论者——例如南京大学建筑学院赵辰看来,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古典主义”,却造就了梁思成学术体系的“悲剧性”。

 

  1950年的《梁陈方案》,的确让梁思成的人生,更让北京城的命运蒙上了悲剧色彩。几十年后,在老城上建新城的“聚焦”效应日益严重,成片的胡同在“危改”中消失的悲剧在继续发生。梁思成的学生吴良镛院士直斥:“如此无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仅仅将其当作‘地皮’来处理,已无异于将传世字画当作‘纸浆’,将商周铜器当作‘废铜’来使用!”

 

  南京的老城南是吴良镛的故乡。去年3月,他在南京疾呼“城南地区应重点保护”,因为那里承载了南京最密集的文化,具有“千层饼”似的文化积淀。话音未落,空前的“危改”今年再次抬头,“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明清传统民居群,幸免于侵华日军炮火,却在“镶牙式保护”中被夷为平地。

 

  形成对比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旧官僚、新权贵”在“颐和”、“珞珈”、“灵隐”、“普陀”诸路兴建的西洋式公馆别墅,却得到了一些人士的礼赞:“一个比一个有情调,形状各异,找不到一座式样重复,有仿美的,有仿法的,还有西班牙式的,日本式的,几乎成了各国住宅的展览馆。”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先生对此评价:“厚今薄古、嫌贫爱富!”若从文化价值观上说,这又何尝不是“审美标准全被搅乱了,古老的被抛弃了”的一种当代表现呢?

 

  老城南改造的总规划师,是探讨梁思成学术体系“悲剧性”的赵辰。近日,他向媒体对“镶牙式”做出诠释:“我想保留的是有传统尺度的城市肌理,而不是老房子。”他认为老城南“值得保留”的老房子并不多,“很多房子,从建筑质量上来讲,不拆不行,但是有一些,拆了以后可以重新建回来。”两千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