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男子与学校发生纠纷驾车…
张弘:抄袭与学术复制
陈平原谈“读书与学问”…
官员女儿冒名上大学续:…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
最新热门    
 
德性与学术

时间:2009-9-8 11:17:50  来源:不详
有小乘,大乘,小乘佛教,解脱自身;大乘佛教,普渡众生。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善其身”是小德,“兼善天下”为大德。大德者包孕宇宙,胸怀天下,以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彻底解放为最高理想。

 

  学有大学问与小学问。“学术”这一概念中就包含着“学”与“术”。“术”者知识,技能也,谓之小学问;“学”者,大理、大道、大本也,能发现创造大理,大道、大本者,谓之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问。

 

  大德性是一种大境界,大学问也是一种大境界。在小德性、小学问中二者可能不协调,甚至是相悖的,但在大德性、大学问这种大境界中,二者却必然是和谐的、一致的。德性制约着学问,没有大德性难于作出大学问;学问也升华着德性,没有大学问也难于达到大德性。要想作出大学问,必须立大德性。站在泰山之巅可以“一览众山小”;有大德性,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才能有无私的大爱,才能纳百川而汇大海,才能聚群峰而成高山;才能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能如司马迁所说“究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才能独创出新思想、新体系、新学问、新智慧,才能成为大师,走向新的人文之巅。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不能纳二川,不能聚两峰,何以汇大海,又何以成峰巅!眼光不足二尺之远,声闻不出户里之宽,何以言天地之大,何以知洪荒之远,何以能志存高远!完善小我,是人人所必需的;但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与天地合一,与万物为伍,与众生同心,以事业为命,才能得大自由,获大解放,开大境界。现代科学之父,相对论的创造者爱因斯坦曾说“科学取决于品格”,这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大概也是一种规律。古老的中华文化,历来讲“道德文章”,没有大德性,哪有大文章!

 

  大德性不是突然降临的,是积小德而不断升华的;至善也不是一日达到的,而是积小善而自然化成的。在当今社会里,遵纪守法,品德端正,不损人利己,是做人的起码准则,但小德不与大德相结合,就可能变得太现实、太功利,难于有大抱负,难于有大眼界,难于有大梦想,也不会有冲天的大飞翔。

 

  创大智慧,做大学问,还需要有大雄心,大意志,大毅力。需要孜孜不倦,埋头苦干。需要不管风霜雨雪,酷暑严寒;不管逆顺毁赞,风狂浪险,仍潜心研究。需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愈挫愈奋,愈战愈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而大决心,大毅力,也源于大目标,大理想,大德性。为了普救众生,才有了达摩的十年面壁,才有了神光的断臂求道;为了为万世开太平,才有了杨时的“程门立雪”,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更应弘扬古人的精神,下大决心,立大德性,做大学问,以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

责任编辑: 由之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