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图馆藏故事:镇馆之宝…
古天乐大S赈灾一条心【…
考古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美女模特音乐大典溪山坐…
一册《永乐大典》重现于…
学者解读《永乐大典》正…
最新热门    
 
《永乐大典》六百年——陈红彦老师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时间:2009-9-18 11:00:28  来源:不详
赏。但终因当时立国未久,许多条件尚未成熟,被搁置起来。

 

  1398年,朱元璋死后,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次年其叔父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变”。1402年,燕军攻占南京。第二年,朱棣称帝,迁都北京,改元永乐。

 

  1403年(永乐元年)7月,朱棣谕翰林侍读学士解缙:“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正式下达了修书的敕命。要求非常清楚:一是全,采摘书契以来的百家之书;二是大,备辑为一书,不厌浩繁。

 

  解缙受命后,汇集学者百余人,仿照宋人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钱讽的《回溪史韵》二书体例,历时17个月,将书编成进呈,赐名“文献大成”。显然,在这样短时间内急就成章,绝不可能是名副其实的“文献大成”,更重要的是,它没能满足朱棣敕修这部书大而全的要求。“上览所进书,向多未备,遂命重修”

 

  据记载,重辑“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及缙”为总裁,学士王景等28人为副总裁,“简中外官及四方宿儒有文学者充纂修,缮写三千人”。大典编纂时首先采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藏书,同时又派人分赴各地采购图书,共集中了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按《洪武正韵》将所辑图书,一字不易,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1408年(永乐六年)冬,书成进呈,总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以卷数而论,比现在存世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还多出近13000卷。

 

  书成之后,仍题《文献大成》,由朱棣更赐名《永乐大典》:“朕嗣承洪基,缅想缵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乃命文学之臣,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讫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奥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粲然明备,其余杂家之言,亦皆得以附见。盖网罗无遗,…名之曰:《永乐大典》。”这样六历寒暑,这部中国编纂史上的大类书总算问世了。

 

2.《大典》编修的起因和条件

 

  一是消除“靖难之变”的影响。朱棣是以武力从侄儿手中夺得帝位,这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当时,很多朝臣和知识分子都认为是倒行逆施。朱棣对此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办法,一方面对拒不从命者开杀戒,另一方面提倡文教、振兴学术,加以怀柔。编撰群书可以把大批知识分子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埋头于断简陈编之中,可以使他们钳口不言,无暇多问政事。同时,又可减少人们对“靖难”的关注。因此,明成祖即位不久,即敕修《大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