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缅怀文史大家卞孝萱
86人大家庭为沟通感情办…
新书穿“雨披”流行趋势…
首师大家属楼起火烧死老…
上海书展今夏上演“大家…
王大可:品味季羡林的“…
五世同堂超大家庭共有8…
南宁超级大家庭五世同堂…
大家口出狂言 易中天砸…
19岁女孩网上发帖嫁人救…
最新热门    
 
文史大家卞孝萱去世 休止的80年自学长征

时间:2009-9-24 15:52:38  来源:不详
  知天命之年,为“文革”浩劫之时。初始,先生与社科院同仁一起下放至河南“五七”干校劳动。后章士钊致信周恩来总理,要求调先生回京充当他的助手,协助他校勘《柳文指要》。从此,先生每日进出章家大红门,与行严老朝夕相处,章老又欣然函告总理,调卞来工作,全书有望如期完成。1971年秋,《柳文指要》出版后,章老出于对后辈的关爱,第三次函陈周总理,力陈当代青年学者中,卞乃一时无二,仍回干校,未免可惜,以留京发挥作用为好。先生借此得以留京从事学术研究。

 

  耳顺之年,先生受匡亚明之邀,由北京民建会南下南京大学任教,自此终老金陵。金陵治学,先生因地制宜,开创六朝史研究。先生文史结合,用小说研究历史,其对唐传奇的研究,学界脍炙人口。

 

  不逾矩之年,先生在南大中文系离休,仍任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及至耄耋之年,先生依旧活跃在学术一线。晚年,先生着力于薪火相承,83岁出版《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为章炳麟、章士钊、黄侃、陈寅恪等十二师友立传,独抒心得。近年,先生兴趣转至家谱研究,去年底出版的最后一部学术专著正是《家谱丛考》。

 

  先生出身破败名门,卞氏其远祖乃晋人卞壸。先生一生最高学历是1948年肄业于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乃自学成才,始终是在被奖掖中度过的,这也造就了他的谦逊之风。20世纪,中国传统学人公认甚为坎坷。综观先生一生,其治学之史就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此尤其坎坷。然先生一生远离政治,孤守书斋,又得章士钊奖掖,在其他学人受难之时安然度过浩劫之年,此其幸也。

 

  母亲五十寿辰时,先生曾将母亲教子往事遍寄当时文人名流,或乞诗或乞画,大都获得积极响应,如柳亚子赠诗:“教儿先就学,即学即传人,此是弥天愿,宁关一室春。”齐白石的一幅寿桃未取润笔费,陈寅恪的两首《寄卞孝萱》小诗亦传为佳话。

 

  从治学方法上说,先生走的是“文史互证”的路子,文学与史学互为补证,以文挖史,借史释文。先生自述,这一派传统的现代源头当推邓之诚、陈寅恪二氏。而先生用“文史互证”这一武器,对刘禹锡、元稹等人进行开荒式研究,对唐传奇、扬州八怪、辛亥人物名人家谱等亦有深入探索。先生选择文史互证的学术方法也与其早年自学,涉猎广博的经历有关。

 

  1958年,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陈寅恪先生遭到了政治批判的高峰。在这样的敏感时期,先生曾先后发表多篇论文与陈寅恪商榷《连昌宫词》以及《元白诗笺证稿》,但后人评价,这是那个时代的严肃学术研究及陈寅恪学术思想的认真探讨。先生一生,政治上坦荡,并不像不少经过非常时代的传统知识分子那样,总有需要避讳的往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