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由8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结成的“常春藤联盟”久负盛名;在中国的高校群中,新近涌现出了一个“C9”。
国内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名校,近日联手打造了C9——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负责人联合签署《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宣布将展开包括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赶超世界一流”,是C9的目标。有人对它相当看好,认为打造“精英教育”和“精英学术”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名校资源互补和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也有人冷眼以对,说C9还只是一个文件,它到底对人才培养有多少实质利好,得走着瞧。
磨合到位,需要多久?
根据C9的合作协议,联盟内9所高校今后将互认交换生的成绩和学分,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共同培训青年学者,并将制订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主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
C9的各所成员大学能否步调一致地走向预设目标?
C9成员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说,9校校长签署框架协议后,各校教务部门将着手解决衔接问题,由此加速C9运作。他认为,尽管9所高校在地理上相距甚远,但C9的具体运作并不复杂。本科生想选修另一所大学的某门课,只要向对方大学的教务处提出申请,获准修读并在结束时通过考核,他所在的学校就承认这个学分。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方面,C9成员将鼓励本校学生到其他8所高校深造。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