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歌六十年曲折历程:1…
最新热门    
 
王鹏程:陈寅恪桂林时期的学术研究

时间:2009-10-19 11:14:10  来源:不详
百家。他的史学方法既非一元论,也非二元论,不属唯心论,也非唯物论,可说是多元的史学方法;既吸收中国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又结合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等西方的语言文字考据方法,逐渐形成了“史诗互证”的史学方法与理论。如他讲韦庄《秦妇吟》一诗的考证。说汉唐以来,由于关中地区开垦过度,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加上西北风沙造成沙漠逐步向东扩展,以致关中富庶之区,日渐衰落。当时漕运困难,长安缺粮,加以统治集团奢侈腐败,天灾人祸,使百姓饿死无数,由此引发黄巢之乱。随着东南长江、珠江流域的经济开发,遂使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后,逐渐又长安向洛阳、开封、杭州、南京等地迁移。他从敦煌石窟发现的一首韦庄的佚诗中描绘了唐代的一副流亡图,考证出中国历代京都逐步东迁的原因,见微知著,通古今之变。(见李坚的《陈寅恪二三事》)

 

  在1951年出版的《元白诗笺证稿》中,陈先生提出了“史诗互证”的史学方法与理论。“开创了一种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的学术方法,代表了古代的一个主流传统,即知人论世、比兴说诗的传统在现代新的复苏”(胡晓明语)。实际上,在桂林时期,先生这一理论和方法已经成熟。先生治史,始终以自觉地去蔽求真为指导思想。他说:“夫考证之业,譬诸积薪,后来者居上,自无胶守所见,一成不变之理……但必发见确实之证据,然后始能改易其主张,不敢固执,亦不敢轻改,惟偏蔽之务去,真理之是从。”“史诗互证”取其两意:一是以诗文论证史料或补证史书,相互引发,即“以诗证史”;第二是以史事解释诗歌,以通解诗歌原意,即“以史释诗”。季羡林先生认为:“寅恪先生继承了清代朴学考证的传统,但并没有为考证所囿……但陈寅恪却最注意探索规律,并不就事论事。他关于隋唐史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证”(《纪念陈寅恪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诗史互证”作为陈先生最有影响的史学研究方法,将文史结合,以小说、诗文证史,纠察正史之阙漏,或另备新说;又以史实来佐证小说诗文,探求所载之实,勾勒历史迹象,开辟出一条史学研究的新路径来。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