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解玺璋:赵本山的非遗传…
解玺璋:读书须教有疑
最新热门    
 
安作璋:水滴石穿见真功——读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

时间:2009-10-21 10:45:21  来源:不详
居摄年间,即公元6-8年间;《周礼》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书,其《冬官》部分并未及写出,汉人不知,而以《考工记》补之。该《研究》还对《周礼》的内容、行文特点及史料价值,作了评述,并对汉代和汉以后的《周礼》学作了概述。关于《仪礼》,则论定其初本为春秋末年孔子所编定。

 

  《三礼》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本子,因而存在诸多异文,加之涉及到大量古代的名物制度,甚为难懂难读。东汉末年的郑玄为之校勘并作注释,遂使之成为当时一般学人可以读懂的书。郑玄的《三礼注》同《三礼》一样,成为中国古代礼学的渊薮。该《研究》之《论郑玄〈三礼注〉》一文,着重对郑玄注《三礼》的方法和体例及其得失,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和考述。

 

  该《研究》的第二部分“校勘编”,重点在于考述郑玄校勘《三礼》的条例及其所遵循的原则。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凡遇今古文异文,都要作一番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该《研究》遍索《仪礼》全书中郑玄从今、从古之字例,一一加以考辨,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52则条例,从而撰成《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之条例考》一文。作者又从这52则条例中总结出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异文的五项原则,即:字义贴近的原则,习用易晓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符合规范的原则,存古字的原则,从而使郑玄校《仪礼》取舍今古文异文之义例可明。

 

  《周礼》在汉代有今书、故书的不同。按照李源澄的说法,郑玄是以故书为底本。然经杨天宇同志研究,此说实多扞格而难通。经考证,郑玄实据今书为底本而参之以故书,故撰为《郑玄校〈周礼〉以今书为底本考》一文。

 

  郑玄在为《周礼》作注时,凡遇今书、故书异文,都要作一番校勘。校勘的结果,则皆从今书而不从故书。该《研究》遍索《周礼》全书中郑玄从今书不从故书之字例,一一加以考辨,从中归纳出35则条例,撰成《郑玄校〈周礼〉从今书不从故书考辩》一文;又从这35则条例中总结出郑玄校《周礼》从今书不从故书的五项原则(与其校《礼仪》的五原则大体相同),从而使郑玄之所以从今书而不从故书之原因可明。

 

  《礼记》(即《小戴礼记》)的初本,自西汉宣帝时期由戴圣编纂成书之后,在其流传过程中,亦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本子,故有诸多的异文。郑玄在校注《礼记》时,凡遇异文,皆斟酌裁定之,所不从者,则于注中存之,即郑注所谓“某或为某”、“某或作某”者是也。该《研究》遍索《礼记》郑注中所存之异文,而一一加以考辨,从中归纳出郑玄之所以不从或本异文的17则条例,又从这些条例中总结出郑玄之所以不从或本异文

 

  的五项原则,撰成《郑玄校〈礼记〉不从或本异文考辨》一文(亦与其校《仪礼》、《周礼》之原则大体相同,这说明郑玄校《三礼》所依据的原则是一以贯之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