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重阳续诗奇古今(2) |
 |
时间:2009-10-28 11:19:11 来源:不详
|
|
|
谢无逸的续诗,既描写了重阳之深秋意境,又倾吐了对友人潘大临的悼念,心景交融,情悲意深,堪称以诗祭友的范例。这三首续诗,既是对好友沉痛的哀悼,也是对佳句最好的纪念。
到了南宋,诗人方岳又作了另一首续诗。方岳是安徽歙州人,中进士后做官又被罢官,善诗工文,他亦取潘大临诗作首句。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角谁家菊花黄?
又是江南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
方岳是南宋时被奸相贾似道迫害的著名诗人。被罢官后,他借续诗表达了“城角谁家菊花黄”的思想感情。其意是,在满城风雨里,城角的菊花,没有一家是鲜黄的,犹如黄菊一样的正派人等,都被风雨摧残了,都被“烟寒吹”得“雁不成行”了。既是对前人名句的续作,也是对以贾似道为代表的当时腐朽社会的鞭挞。
这几首续诗,都是从“满城风雨近重阳”作为首句续起,且都是赞扬潘大临“满城风雨近重阳”是奇句、佳句,但各首诗的归宿迥然不同。谢诗归宿到对潘大临的悼念和怀念;方诗归宿到对他所处之“当代”现实的批判。四首诗都续得好,续得妙!但清代的李福却对续诗颇有微词。他的《重阳日风雨》写道:
重阳七字足千古,断句不劳后人补。
天公也似可其诗,到此年年例风雨。
在这里,表面看李福对谢无逸和方岳的续诗颇有微词。但在赞扬潘大临的那一句诗上,却十分在行地与前四首诗一样。李福诗的意思是,“满城风雨近重阳”这七个字,足可留名千古,后人是补不了的,也无须补。正如吕居仁所说,此句诗“之妙,到此为止了”。天公也欣赏这句诗,每年重阳节之际,多是秋风秋雨。他将“重阳风雨”看成之所以成为重阳节的旧例,是因为“天公也似可其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