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冯雪峰:一介文人
纪念梅兰芳诞辰115周年…
谢晋导演铜像在沪揭幕 …
刘宜庆:一代学人的心灵…
深圳:一老人送孙上学途…
上海:一男青年刺死高校…
叶廷芳:一个甲子的国庆…
“兴亡时代”:一群人和…
读史偶得:一百年前的立…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最新热门    
 
谢晋:一个人的中国当代电影史

时间:2009-10-30 11:00:24  来源:不详
我本平凡 
  谢晋 浙江上虞人,生于1923年,去年去世。一生从事电影工作。 
  骄人业绩 
  中国电影界泰斗级大导演。有人认为,若把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化人,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代表作有《鸦片战争》、《芙蓉镇》、《 
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等。 
  本真语录 
  现在一些电影导演,你们这也讲,那也讲,就是不讲社会责任感,几个臭钱就能把你们独立人格给卖了。既然是这样,你还能瞎拍什么电影? 
  经典评说 
  在这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如果没有谢晋,一大批中国人如果没有《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等电影可看,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失落?”——余秋雨 
  “他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导演黄蜀芹说的他,是谢晋。 
  作家肖复兴回忆,“1980年看谢晋导演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内心的震撼是从来没有过的。电影放映的时候,能听到隐隐的啜泣声,电影结束,剧场里的灯光亮了,满场静寂一片,人们久久并未起身退场,还呆呆地望着屏幕。那样的场景,是以后看电影再也没有出现过的。” 
  2008年10月18日,导演谢晋在浙江上虞因病去世,享年85岁。各界深情缅怀这位电影大师。英国《卫报》在讣告中写道:“享年85岁的中国导演谢晋的一生就是一部极好的电影,他的故事也是激流动荡的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 
  费尽周折保住“爱情的眼神” 
  谢晋1923年出生在浙江上虞县一个书香家庭,1930年随父母迁居上海,跟随影迷妈妈看遍了当时的电影。 
  1941年,谢晋不顾家人反对,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受教于曹禺、洪深、焦菊隐等戏剧名家。 
  新中国成立后,谢晋的导演才华开始绽放。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极度贫乏的文化环境中,谢晋的电影是人们不多的享受。他在政治影片中关注人性与感情,以美和希望滋润着心灵干涸的观众。 
  只不过,在那些特殊的岁月,影片和人的命运一样漂浮。 
  1957年,谢晋执导的充满青春气息的《女篮五号》,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影片完成后,要去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影片展,结果在体育局领导那里卡下了,认为这部电影有问题,首先是没有反映出党的领导,其次有“锦标主义”趋向,没有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女篮5号》强调的是竞技,非要拿第一不可。 
  影片面临被枪毙的厄运,后来贺龙和周恩来知晓后作了批示,这部片子被“抢救”回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谢晋拍出了影响巨大的革命浪漫主义影片《红色娘子军》,但上级领导要求将所有爱情内容都剪掉。当时表现爱情是一个电影禁区。 
  谢晋认为片子中祝希娟对王心刚“爱情的眼神”是剪不掉的,他据理力争,费尽周折,保住了“爱情的眼神”。这个含蓄的爱情片段,在那个道德清教徒主义的年代,成为一代青少年萦绕梦回的温情场景。 
  风雨欲来的1964年,谢晋拍出了关注人的命运的《舞台姐妹》。结果被有关方面定性为“大毒草”,对电影、导演和演员展开了围剿。女主角沈浩、上官云珠先后自杀,因为这部电影,五六人失去生命,谢晋也受到严厉批判,被指为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 
  “文革”中,谢晋被关进牛棚,接受批斗,备受屈辱。在文革中被从劳改地释放后,他执导了《海港》、《春苗》两部样板戏。整个“文革”时期中国只生产了六部电影,谢晋执导两部。谢晋藉此避祸存身。 
  “‘天云山’不拍,枉为中国导演” 
  “文革”结束后,中国电影重新起步。这时的谢晋,体现出敏锐的历史感。他的电影深刻反思民族历史,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同步而行,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谢晋时代。 
  1980年,谢晋执导完成《天云山传奇》,影片将时代黑暗与个人悲剧完美结合,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从此,谢晋郁积多年的激情才华开始迸发。他第二年拍出了经典影片《牧马人》。 
  《牧马人》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性的呼唤,对美的期待,给正在艰难复苏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牧马人》的观众达到1.2亿,也使丛珊成为新时期第一个风靡全国的大众电影明星。 
  在谢晋身上有一件奇怪的现象,几乎每部片子都与厄运相伴,但最终又能与观众见面。《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都曾差一点被“枪毙”,到后来的《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每一部都险象环生,令人惊叹谢晋的“命硬”。拍《天云山传奇》的时候,谢晋刚拿出本子,就有很多人反对,但谢晋坚持要拍,他找到时任上影厂厂长的徐桑楚,称“这个片子不拍,枉为中国导演。如果出现问题,责任全由我一人承担!” 
  1986年,谢晋最重要的作品《芙蓉镇》问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至此,他的反思文革三部曲完成。《芙蓉镇》被认为是反思文革最深刻、最沉痛的电影,它探讨了极左思想的渊源,反思了民族的历史。影片中主人公一句“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台词,道尽了人们的辛酸和悲愤。 
  谢晋的电影,与国家命运、人民血泪紧紧相连,几乎每一部都成为轰动当时的社会事件,也都让观众在影院中流下感动的眼泪。 
  谢晋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社会问题发言。“我的影片所向往的境界,不是灯光亮起时的热烈掌声,而是大幕合上,长时间静默之后,观众席里一声轻轻叹息。” 
  1984年,表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公映,又一次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由于首次表现了“有缺陷的英雄”和军队干部的腐败,影片又一次差一点夭折。有人称,这部影片,至今也是表现军队最勇敢的影片。 
  “他是半个好莱坞导演” 
  1997年,74岁高龄的谢晋以毕生之力,执导了他晚年最重要的一部电影《鸦片战争》。影片投资约1500万美元,选在香港回归之时放映,创造了当时的票房纪录。 
  这部电影贯穿了谢晋的风格,那就是对历史永不停歇的反思,对鸦片战争做出了超越意识形态的评判,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鸦片战争》是谢晋最后的辉煌。 
  谢晋被称为第三代导演,但他超越了代际。在长达五十多年的导演生涯里,谢晋用电影记录了中国五十年的所有大事,而且在每一个年代,谢晋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对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影片构成了一部中国当代电影史。 
  评论家刘洪波认为,“谢晋是中国的国家、集体叙事大师,在所有这一类型的电影家中,谢晋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谢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代表那个时代可以达到的艺术高度,也代表了那个时代难以跨越的艺术限度。”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谢晋的声望如日中天之际,上海学者朱大可、李劼发起了一场关于“谢晋模式”的大争论。批评者认为,谢晋电影具有确定的结构和模式。“谢晋电影宣扬陈旧的道德观,与现代意识格格不入,是中国文化变革进程中的一个严重的不协和音”。 
  这场争论给谢晋带来了情感上的伤害。而在近年,在大片泛滥却价值观缺失、内容苍白空洞的电影环境中,人们对谢晋模式的讨论,又开始升温。 
  有评者认为,“谢晋模式”有两点最具价值,首先,谢晋的电影和一个国家的历史相融、和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共、和一代人的情感共鸣,既有历史的使命感、时代的忧患意识,又有政治积压之下对于人性的张扬,以及对于电影史诗风格的追求;其次,谢晋的电影有故事,而且情节设计用的是好莱坞式手法,能够感动观众,带给观众愉悦体验。这两点,都是当下的大片导演所缺乏的能力。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说:“作为好莱坞风格的导演,谢晋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谢晋实践的好莱坞模式是削去一半的好莱坞模式,谢晋的好莱坞模式只能表现人性的善良一面。”谢晋自己也承认,“我拍影片更多地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 
  导演贾樟柯认为,“谢导给我们年轻导演最深的教诲,是在任何艰难复杂的环境和现实中,都应该敢言敢做。在大的浩劫之后,他的电影抚慰了无数颗受伤的心,从这个角度看,他恩泽于国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