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固盛:论老子之善
最新热门    
 
刘固盛:论“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时间:2009-11-9 11:15:23  来源:不详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造就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而其完整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虽然孔子是以“和而不同”当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后人以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具体说来,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一,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与均衡,在文化精神上体现的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有齐侯与晏婴讨论“和”与“同”的一段对话。晏子首先举了“和羹”的例子:“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各种食物原料聚合在一起,经过宰夫的妙手调和成为美味。晏子还进一步用音乐来说明“和”之意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君臣关系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晏子在此强调的是,君主执政也要像“羹和”、“声和”一样,具有包容精神,能够允许臣下和百姓发表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并且要善于听取不同的、甚至是否定性的意见。至于齐侯侍臣梁丘据的做法,晏子则认为这不是“和”而是“同”:“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在晏子看来,这只是简单的同一,绝对的服从,没有包容与调适,显然是行不通的。

 

  晏子所言“羹和”、“声和”、“君臣之和”,强调的都是要“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这就说明,“和而不同”的精神旨归乃在于人的“心和”,即内在心性的宽广包容、通达平和。关于这一点,在老子的思想中亦有体现。《老子》第16章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王弼注曰:“无所不包通也。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有极也。”王弼用“无所不包通”来解释“知常容”,深得老子旨意。包,包容也;通,和也。体道之人,内心至于虚极静笃,无所不包,无所不通,这恰与“和而不同”的精神气象相一致,体现出一种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

 

  “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既是一种君子之风,也是协调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准则,同时也适用于处理国家、民族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克明俊德,以柔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的记载,主张用“和”的方式对待族群、邦国。“协和万邦”,需要承认差异性,需要互相包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原则,正是“和而不同”。在历史的长河中,“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内化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赋予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巨大气魄。无论是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还是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