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许嘉璐:《片玉碎金——…
最新热门    
 
许嘉璐: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序

时间:2009-11-23 11:46:57  来源:不详

 

 

 

《伤寒论》(《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学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和发展,乃至对亚洲、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现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集中巨大的财力、众多的人力编辑出版了《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其意义自不待言。二百多年来世人无缘得睹《四库》面目,上个世纪,海峡两岸竞相影印,它才逐渐走进各地各校图书馆,得为学人使用。但卷帙浩大,购置、存储、检索仍为学者所苦,此次《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的出版无疑将为研究伤寒学以及整个中医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这真是一项巨大的功德。

 

  我的专业并不是中医学,和中医学以及中医界有了较密切的联系是由于偶然的“机缘”。我认为训诂学欲真正复兴,必须走出围绕“经学”团团转的怪圈子,以训诂这一利器去观照传统文化的全部。几经呼吁,应者寥寥,于是自己“先行先试”,其中一项工作就是钻研《黄帝内经太素》。巧合的是,在此前后我国当代伤寒学大家刘渡舟先生所主持的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伤寒论校注》毕役,蒙师弟钱超尘教授举荐,承刘老不弃,我参与了该项目的专家验收会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现在以给这套“集成”作序相命,大概与此有关吧。其实,自那次幸得与刘渡老及国内众多伤寒大家共处一堂收益多多之后,我于《伤寒论》文本的“功底”就那么一点点,怎可担“序”之重任!倒是近年来,出于对中华文化受到经济全球化挟裹着的“文化一体化”严重冲击的忧心,不由得又在心底燃起了对中医学的关注,于是中医经典又成了桌边必有之物。这次对中医学的学习和思考和二十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于是这才壮着胆子接下这个任务,并借以抒发胸中郁积已久的一些想法,就正于方家。在我对中医学的认识中,以下几点是自认为似乎很重要的:

 

  1.中医的形成和成长,贯穿于中国整个农耕时代。这是它与西医比较显示出来的独特之处,也是它所具有的极大优势。在人类发展史上,只有农耕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和心的关系最为密切。游牧时代,逐水草而居,也不大关心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加之游牧生活所接触的林木草莽、物种有限,和他人关系的密切程度有限。惟有到了农耕时代,因为获取生活所需的一切都和自然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人们不得不长期地、仔细地、反复地观察研究大自然的一切;同时,人类第一次有了当即消费之外的剩余生活资料,可以用较多的时间和人力专门从事研究和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己的身和心的关系,也才比较全面地把握了客观和主观的规律。中医,归根结蒂是建立在对人的自身、人与自然认识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对矿物、植物、昆虫、动物以及天时变化、地文山川细致深入认识基础上的。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意识到人和客观本为一体,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发现人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相互对立、依存、转化,认识自然界和人体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其相互影响,“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之类的经验,无不是长时间对人和自然及其关系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基于“天人合一”总体认识的细化。这一切认识,离开了农耕生产的实践是不可能获得的。工业化时代,在生产物质产品方面的效率的确无数倍于农耕时代,产品质量也有了极大提高;但是,却把人赶进了车间、办公室、地铁、飞机……城市越发达,人越远离了自然;人对自然的漠然和残忍,不但恶化了环境,人的身体也受到了惩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