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许嘉璐:《片玉碎金——…
最新热门    
 
许嘉璐: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序

时间:2009-11-23 11:46:57  来源:不详
罚:各种现代综合症莫名其妙地增多、变异。众所周知,西方文化是在游牧时代定型的,其中的科学技术则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源自古希腊,强化于笛卡尔;贯穿其中,起到灵魂作用的是西方现在所谓的“传统”观念,其中无不飘荡着游牧时代形成的宗教的幽魂:事物都如造物主和被造物那样,永远是二元对立的、线性发展的、有序的、可逆的、可计算的、可重复的,必须依靠“理性”进行精确分析、经受逻辑分析的检验并在实验室得以反复验证。工业化的逐步发展影响到医学界,也就把人体也视为机器,可分解,且越分解越细微,由此又出现“还原论”——待各个细部研究清楚后,就可以“还原”出整体了。至于大自然,依据《圣经》的启示,那是God为了他的孩子们——亚当、夏娃及其子孙生存繁衍而创造,供人类享用的。God把亚当、夏娃放到伊甸园享受除禁果之外的一切就是明显的隐喻。这样,现象和本质、人和环境、身和心、生和死、夫和妻等等,无不处于二元对立、不可调和的地位了。

 

  2.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哲学家已经给出了无数的定义;其实,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就是科学。中医学经历了千百年无数中国人生命的检验,现在还在现实中有效地为13亿中国人和韩国、越南等国家人民的健康做着贡献,这就是科学,尽管有些内容是在实验室里无法“验证”的,不可计算的。对西方现在流行的观念、学说和方法论,自古就受到了其原产地另一批学者的质疑;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这种质疑受到自然科学中狭义相对论、浑沌理论等新成果的启发,加之反思西方一再出现的种种危机,包括由那里发动、殃及全人类的两次世界大战和而后的“冷战”、从未间断的“局部战争”、种族屠杀,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思潮,逐渐成为西方思想界的主流;质疑后来发展为批判和“解构”,进而出现了重新“建构”西方思想体系的探索。其中有不少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已经把头掉向东方古老的中国,发现数千年未尝中断的中华文化中蕴含着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可以让人类未来不致毁灭反而能获得幸福的理论学说,其中也包括了中医学。

 

  3.当今时代,足以和西方理念并驾齐驱,使二者在相互碰撞中取长补短,相容相足,改变一种思维模式独统世界的局面的,只有中华文化一家。而在中华民族所有形态文化中,最能全面、集中体现中华文化核心理念的,就是中医学。中医学并不是现代学术分科中的纯自然科学,它是“跨学科”的,是哲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生理学、药物学等等学科的混合物。中医学的浑然、模糊、起于经验(而非理性)、没有“预设”、缺乏“标准”、解剖学难以验证等等,在过去都是被西方指责为“不科学”的论据,现在在他们看来已经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而又足以启发西方“传统思维”的命题了。从中华民族成员看来,中医学的整体、综合、辨证、动态,都是中华文化本质特征的具体、形象、生动的体现。将近两千年来,多少人为保存、研究、实践、弘扬《伤寒论》以及其他中医学经典付出了多少心血,又有多少人蒙这些经典所蕴藏的博大精深思想之恩而闯过了“疾疫”和病痛之灾,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现在,以《伤寒论》等经典为代表的中医学,应该逐渐走向世界,让人类能够共同享受中医的美妙,进而推己及人,由人及物,让中医学所秉承的中华民族对人生、对环境、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挽救地球、挽救未来的人类智慧。

 

  4.要让《伤寒论》等经典以及中医学的高明医术大规模地走出国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关键在于西方的“传统思维”已经成为大半个地球的统治思想。国内中医的西医化已经很严重了。对此,我们不要责怪任何人。民族自信心通常是要以物质财富为基础的。我认为,首要的是中医学界要在中西对比中重新认识祖先所传下来的遗产之宝贵,以中医学之理念研究中医,摆脱以西医的思维解释中医学的现状。这就是为什么我多次呼吁中医药院校要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要学习中国哲学。当西方的思想家在努力推翻“欧洲中心论”的时候,我们岂可作壁上观?其次,要掌握“话语转换”的本领。所谓“话语转换”,其实就是用他人能够理解、愿意听取的方式方法和语言进行表达。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地研究西方文化包括西方医学理论,最好有大批中医界的人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入室操戈。再次,需要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派出大批高明的中医医师,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到各国去行医。任何事物,只有放到另外的环境中,与该环境固有的同类事物相比较,方能彻底显其优劣长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