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韩国首次复原1500年前陪…
记忆王亮绝活 28秒记住…
苏皖浙闽今晨现浓雾 局…
明真法师学术研讨会衡山…
四川广安考古新发现:境…
潍坊发现北辛文化遗址 …
100本名著浓缩成了100句…
揭穿《2012》六大末日谎…
商场保安处罚吸烟顾客1…
俄男子收集500万枚硬币…
最新热门    
 
“2009上海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09-11-27 11:56:47  来源:不详
体的切身感受与宏观的高远旨趣结为一体,“宋调”在他身上已初步成型。许庆江《欧阳修的思颍诗与致仕》梳理欧阳修致仕经过与心态,并努力从传世欧《集》中寻检、恢复今已不可得见的《思颍诗》、《续思颍诗》两集原貌。徐培均《欧词小议》专门鉴赏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一词,从中挖掘欧词中的豪放因子,这在当时词坛上,还是较为少见的。邓乔彬《疏隽深婉醉翁词》分析欧词风格的各个侧面,并与其诗横向比较,以见欧词之特色。木斋、栾莉舒《论欧阳修词对北宋士大夫词风的奠定》认为欧词融俗于雅,荟萃宫廷与市井词风于一炉,欧阳修的词史意义即在于此。东英寿《〈醉翁琴趣外篇〉成立考》指出《醉翁琴趣外篇》系南宋福建书商所刻,旨在牟利,粗制滥造,自不免杂入伪作,但并非如有些学者所说,原本即非欧阳修词集。《外篇》有而他本无的词作,仍须慎重对待,未可遽判为伪。

 

(三)文论研究。孙琴安《从〈六一诗话〉看中晚唐诗在宋初的影响》从《六一诗话》的记载中,注意到宋初人在唐诗中偏爱中、晚,与后世通行看法异趣,由此出发,探讨了宋初文坛趣味及其成因。赵鸿飞《文学史批评视野中的〈六一诗话〉》详论《六一诗话》在方法、视角、观点上的特色,以及其体式上的创新与影响。杨国安《试论宋代学术演进对欧阳修文论的影响——以〈送徐无党南归序〉为例》把欧阳修在德、功、言中以立德为最上这个似乎平常的观点,放到整个宋代思想史的历程中去考虑,发掘其间蕴含的风气变迁的讯息。唐晓渡、李洪波《“穷而后工”说:从韩愈到欧阳修》比较韩愈与欧阳修关于“文穷后工”的见解,认为前者所言,偏于哲学和文艺学范畴;后者所言,偏于文艺心理学范畴。

 

(四)生平和思想心态研究。刘尚荣《评欧阳修与苏轼的忘年交契》梳理了欧、苏交往的前后经过,对于几个重要时间点,如嘉祐二年贡举事件、颍州相会等着墨尤多。小林义广《欧阳修与其母郑氏》主要探究欧阳修生母郑氏的出身地区与出身阶层,经由曲折推理,得出结论:郑氏出身于江西吉州或其周边地区一个虽非显赫、却能识文断字的家庭。王秋生《欧阳修与颍州西湖》介绍欧阳修对颍州西湖的爱赏之情,并对一些具体问题,如去思堂前双柳究竟为谁所手植等,作了细致辨析。李强《欧阳修:从洛阳到夷陵》考察欧阳修第一次贬官前后的经历、心态,指出这一阶段,是欧阳修自我调整、自我塑造,使自身开始真正体现出宋代文人新风貌的关键时期。严杰《欧阳修的个性与艺术风格》从文风与个性之离合的角度,解释了欧阳修寓刚于柔风格的成因。张清华《欧阳修与宋代韩学》叙述了欧阳修在道统、文统、学统各方面弘扬韩愈精神的贡献,以及他在《韩集》校理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师华《论欧阳修的政治主张和刚正品格》从大处着眼,归纳欧阳修的政治原则,进而分析这些原则所透露的人物品格及其典范作用。方有林《欧阳修人才思想摭谈》系统介绍欧阳修的识才、选才、用才思想,并联系现实,阐发其当代意义。成玮《先验之善与经验之善的两歧——欧阳修人性论发微》发掘欧阳修在人性论上的一贯立场,而后在思想史的长时段序列中上溯其源头,下观其流衍,尝试为宋代思想史的面貌补上新的一角。

 

(五)其他研究。陈晓芬《欧阳修〈濮议〉杂论》分析《濮议》的行文特点,指出欧阳修以人之常情为依据,借助高超的文学手段展开叙议,使得这份历史文件也带上了一定的文学兴味。赵彩花《欧阳修〈新五代史〉论赞的价值承载与文化功用》论证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论赞时,对其价值承载与文化功用有自觉追求,并观察了这些论赞在后世引发的反响。龚斌《欧阳修论书法》介绍欧阳修对笔、砚的鉴赏,对学书之法度的强调,对写字之理想状态的形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欧阳修多样化的兴趣和才华。崔铭《滁州:作为文学与文化的存在》梳理从中唐到北宋,滁州在文人书写中逐渐获取文化价值的经过,其中欧阳修所起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诸海星《韩国宋代六大家文学之研究现状及论著目录(自1971年至2008年)》探讨近三十余年来,韩国研究宋文六家的盛况、形成原因及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了一份较详细的论著目录。邓涛《欧公时代的新闻事业论略》叙述欧阳修时代的邸报、小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