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两岸学者纪念闻一多:那…
闻一多追悼会祭文原稿亮…
闻一多追悼会祭文手写原…
闻一多追悼会祭文手稿首…
闻一多祭文原稿现身湖北…
《红烛:我的父亲闻一多…
最新热门    
 
闻一多:重启“妙龄姬人”

时间:2009-11-28 11:25:46  来源:不详

 

 

 

闻一多治印

 

●朱自清写过一篇举世闻名的散文——《背影》,那是写他父亲为他买水果,送他上火车,十分感人;眼前这个弯背刻图章的背影,则是深深留在我们家人脑子里的闻一多感人的“背影”。

 

    1927年父亲于百无聊赖之中以篆刻、绘画度日,当时他称篆刻是“妙龄姬人”,17年后他又把这位“妙龄姬人”请了出来帮助解决“时在断炊中度日”的问题。

 

    我们家搬到文科所,父亲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学术上有收获,但全家人饥寒交迫的状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了。开源节流二途都运用到了极致的地步,父亲身上的潜能也差不多挖到最大限度了,家里凡是可卖的东西都卖光了,甚至连父亲上课,搞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书也卖了,父亲难过地叹气说:“唉!教书人把书也卖了!”心疼得一顿饭也没吃好。父亲告诉我伯父:“书籍衣物变卖殆尽”,仍“时在断炊中度日”。

 

    文科所内外的朋友们、先生们对我们家经济窘困艰难的狼狈状况都看在了眼里,大家都非常关心,为我们发愁,帮着想办法。中国的士大夫历来有“不食嗟来之食”的传统,所里的诸先生想到父亲很可能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不愿平白无故地接受帮助,所以大家又从别的方面想办法。最后,不知道是哪位先生想到父亲会篆刻,又是古文字学家,何不操刀刻印呢?这样既不失风雅,又可以弥补收入,不是很好吗?

 

    果然,父亲欣然同意。大家都很高兴,并且热心地给予支持和帮助,朱自清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上海印油送给父亲,许维遹送来几把刻刀。浦江清擅长旧体诗文,撰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骈文简介润例,把父亲与明代长髯飘洒的篆刻名家黄济叔,清代擅长刻印的经学名家程瑶田相比。不知是哪位热心先生的功劳,串联了12位大名鼎鼎的学者、社会名流在这张润例上署了名,他们是梅贻琦、蒋梦麟、熊庆来、冯友兰、杨振声、姜寅清、朱自清、罗常培,唐兰、潘光旦、陈雪屏、沈从文。

 

  &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