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骗子群发消防公文骗钱 …
最新热门    
 
钱红莉:人生不相见——我读《诗经》之《君子于役》

时间:2009-12-2 9:54:17  来源:不详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把王维这诗翻成白话就是——夕阳照着村落,幽深的巷子里,牛羊已经回来了。老人心里惦着牧童的孙子,独自拄着拐杖在门前等候。野鸡在鸣叫,田里麦苗已经吐穗,蚕开始休眠吐丝,桑叶已经稀少。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相遇时亲切地打着招呼。多么羡慕这悠闲的农家生活,怅然吟唱起《式微》。

 

    你看,中国的诗风始终都是一脉的。大抵出差在外的王维,偶然遇见这永恒的乡村闲趣,不由得在心里暗羡起农夫们的宁静生活,身不由己地吟唱起《式微》来。而《式微》不正是诗三百中的一篇么?你看,这口气就这么轻易地给接上了——式微式微,胡不归?你为什么还没有回来?王维这里是有着深意的,我想,他的“胡不归”的自问,并非出于儿女情长,而是源于一种灵魂的归隐吧。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更为宽广的思归之情,大抵跟陶渊明的“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是一脉的。

 

    王维这首《渭川田家》跟《君子于役》,都是因情生文或因文生情之作,二者皆长于平实而短于修饰,给人一种浑然之感。两首诗所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在读《渭川田家》时,是能够捕捉到一种田园归隐的道家信息的,间或有一份恬淡的喜悦和超脱之情;而读《君子于役》则不同了,正是生活中的安息宁和,才使人想到辛苦在外的人,于是有了牵挂悲伤……这种聚散离乱之叹,令人倍感深切。这就是平实的爱吧。而人世,不正是由这千万份平实的爱支撑起来的吗?有了这份爱,我们才会有牵挂,才会有“人生不相见”的感伤离乱之情。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