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青海玉树震后文物抢救追…
玉树文物损失惨重 千年…
中国全力抢救玉树地震受…
争抢文物,文明很生气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 开…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 开…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 开…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 开…
九江万余文物有馆无舍3…
九江万余文物有馆无舍3…
最新热门    
 
追思文物鉴赏奇人王世襄:被尊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时间:2009-12-8 12:49:56  来源:不详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 六 日电 题:京城一位执着中华文化的老人去了——追思文物鉴赏“奇人”王世襄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北京城里一位执着中华文化的老人去了……
  留下了对书画、雕塑、金石、建筑、家具、乐器、漆器、匏器、刻竹、金石牙角雕刻、匠作则例以及豢养鸽、鹰、犬、蟋蟀专用工具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著述和丰富收藏。 
  “奇人”王世襄,有评价称“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处在被埋没的状态。” 
  王世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一九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出生北京清廷官宦家庭。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七十九岁的古典文学编辑、古籍整理专家程毅中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回忆起自己为王老写的一首诗,“斗鸡走马少年行,盛唐气象现燕京。王老十五二十时,豪气如虹追鲲鹏。……”
  确如诗云,衣食无忧的少年生活,令王世襄在诗词歌赋传统中华文化之外,更钟情捉獾、养鸽、驯鹰、养狗、养蛐蛐、种花草、养鱼鸟……等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活动,其提笼架鸟的样态仿佛一个纨绔的八旗子弟。
  年长后的王世襄对自己当年的“鉴定”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随着他著述的《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蟋蟀谱集成》、《说葫芦》、《明代鸽经清宫鸽谱》……陆续出版,“玩物丧志”被世人肯定为“玩物不丧志”,并尊称这位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这也正应了王世襄对玩儿的态度:“玩也要认真玩,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能做什么?”
  除了上述被正统研究视为“偏门”的领域,王世襄在正儿八经的领域也“玩味”出了名堂。如明清家具。给程毅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老“才、学、艺”兼备,不仅能鉴赏研究明清家具,还能拆装修理这些老古董。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世襄著述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在海内外掀起一股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热潮。
  中央文史馆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回忆说,在此之前,人们对这一部分珍贵文化遗产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些遗存下来的古典家具没有受到重视。目前,不仅老古典家具成为收藏热门,价格节节攀升,新仿古家具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那些家具店的老板在介绍他们的产品时无不标榜畅安先生,还常常看到老板的桌子上摆着畅安先生的大作。我觉得他们几乎将畅安先生当成了自己这个行业的‘守护神’一般供奉着。” 
  艰难的抗战胜利初期,王世襄确实成了一大批中国文物的“守护神”。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驻平津区办事处助理代表,王世襄负责清理追还抗战时期被敌伪劫夺之文物,累计追还、征购数批文物计两千余件。
  一九四六年底,王世襄出任中国驻日本代表团第四组专员,负责调查交涉归还文物事宜,追还被劫夺的原中央图书馆所藏善本图书一百零六箱,并由日本横滨押运到上海。
  二OOO年,八十六岁的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这套奇书出版后洛阳纸贵,成为从事收藏和鉴赏者的必读书,半年内重印四次。
  二OO三年,近耄耋之年的王世襄荣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此次评奖的主题为“工艺的生存与创新”。袁行霈说,因为他的创造性研究已经向世界证实:如果没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处在被埋没的状态。
  事后,这位老人,通过国务院将他获得的十万欧元奖金(约合一百万元人民币)全部捐赠给中国希望工程,在福建建立了一所“中荷友好小学”。
  “名士风流天下闻,方言苍泳寄情深。少年燕市称玩主,老大京华辑逸文。”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曾经为这位多年至交赋诗一首。短短四句,道出了王世襄最精髓的人生故事。
  十一月二十三日,杨宪益溘然辞世。五天以后,王世襄也驾鹤西归。同是九十五岁的两个老朋友仿佛是商量好了要结伴而行。
  有人说,两位友人相继离世,似乎再次宣告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时代真的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
  “愿见珍禽四海飞,人人爱护年年传信报和平”,当北京日渐稀少的鸽哨声再次响起时,相信还会有人记得,京城里曾有一位深情“玩味”中华文化的老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