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赵勇:弱者的追求与反抗…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
从“学研”“新知”“推…
阮晓勇:版刻之学海,词…
郭齐勇:漫议人文与国学…
李新勇:借书百态
谢大勇:夏日也数九
潘勇:设立书法课,为何…
武汉大学哲学院郭齐勇:…
郭齐勇:《李德永诗文集…
最新热门    
 
白先勇:最美的牡丹花就在自家后院

时间:2009-12-25 10:06:49  来源:不详
的牡丹花开在我们自己的后院,所以还是回来养牡丹吧。”

 

青春版《牡丹亭》之前,白先勇已经排过几次《牡丹亭》。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名录,而那时有的昆剧团已经解散了。在昆曲发源地苏州,90%以上的年轻人没看过昆曲。白先勇认为,只有吸引到青年观众,昆曲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昆曲是抽象写意的。我们现在对昆曲失去了信心,学别的剧种,搞得有时候有点四不像。”他曾在大陆看到,有的《牡丹亭》背景真的弄了个大红色牡丹花,顶上还有霓虹灯嚓嚓嚓闪个不停;要不就是12个花神穿着透明纱如同拉斯维加斯舞娘一样出场……“我都吓昏了,哎呦,那个不行那个不行,”他连连说,“那是百老汇、拉斯维加斯的music,跟昆曲是两码子事。”

 

400多岁的《牡丹亭》有了青春版。2004年,已经退休的白先勇专心做起昆曲推广工作,希望把昆曲的青春招回来。“当时大家也不理解我在干嘛,怎么白先勇一个作家,不好好写作去搞昆曲了。我心里说,我这不是在做一出戏,我在拯救一种快衰微的文化啊。”

 

青春了的昆曲不再只是“一桌两椅”,它有了手绣的全套服装、柔美的灯光、轻松逗趣的念白和不离谱的票价。杜丽娘和柳梦梅在国内外共谢了182次幕,看青春版《牡丹亭》仿佛成为一种时尚。狭小的大学礼堂超额挤进两三千人,挤在后面的学生一只胳膊挂在栏杆上看戏。“他们不是不看,是以前看不到。没人做出美的东西给他们看,他们不看不怪他们。”白先勇说。

 

《牡丹亭》到美国巡演后,加州伯克利大学第二年便开设了昆曲课,出身昆曲世家的民俗音乐专家李林德教一班洋学生唱昆曲。这些洋学生把每个字注好音跟着唱;不会吹笛子,便用小提琴试着拉拉曲调。他们以前只知道中国有京剧,不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种文化。

 

2010年,昆曲终于也要走进国内的大学讲堂,北京大学成为“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中首家开设昆曲鉴赏课的大学。“现在年轻人心里都有这种文化认同的渴求,我们的文化在哪儿呢?不错,在故宫博物院里能找到那些东西,那些是静态的,几千年几百年以前的。活在舞台上的呢,在哪儿?现在我们拼命追求西方,比大,比高,比快。大家都上了高铁列车,往前冲,根本来不及停下来看。但我相信会的,冲完了,到站了,会的。我希望我们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一套沉静的东西。”

 

白先勇还有很多希望。他希望昆曲课能走进更多高校;他希望文化界、学术界和院团结合起来,一起制作有水准的戏码;他还希望中国能有一个专属昆曲的剧院,这个剧院座位不必太多,就盖在苏州园林的旁边,“英国有专属莎士比亚戏剧的,美国有百老汇剧场,怎么我们有几万剧场却没有一个专属昆曲的?”但这一切,显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

 

一出《牡丹亭》火了,不代表昆曲真的回春了。白先勇说,台湾做了2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