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第二届“孔子与中国人文…
妻子与情人合伙杀死丈夫…
金春峰:弘扬孔子之诗教…
胡凡:孔子的学习精神与…
山羊会挥动蹄子与游客告…
男子与女友当街争吵将其…
女子与男友吵架后自锁家…
男子持剪刀挟持女子与警…
张焕君:荀子与晋学
一个表象 孔子“全球化…
最新热门    
 
孔子与心的世界、心的生活——在孔子与国学新认识研讨会上的发言

时间:2010-1-20 11:55:51  来源:不详

1988年初,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忧虑人类社会发展现状,展望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需要什么思想?最后达以共识:到2530年前汲取孔子智慧。

 

  孔子智慧是什么?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认识?答案是明确的:孔子开辟了人类生存的应然世界——心的世界。

 

  人类面临三个世界,或曰人类社会有三种路向,即神、物和心。

 

  “神”是人类文化的起点;“神”功德无量,帮助人类度过了其最初、最危险、最无助、最困难的历史时期;“神”是人类此一时期,即人类浑沌时期及文明初期的主宰;轴心时期之后,“神”仍然是一种社会所必不可少的超然的存在,是使人敬畏的存在,一种监督的力量。原因很简单: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是有限的。然而,“神”只指向人的心灵,而无关乎人的身体;对于人类而言,神毕竟是外在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神有先天的缺陷:出世。因此神的世界不是,也不能是人类的久留之地,在神的世界人是不能得以最终的安顿的。正像外国谚语所说,人人都想见上帝,但是不死怎么能见上帝?因此不能唯“神”。否则必然导致理性的丧失,乃至全社会宗教的迷狂,发生社会危机。于是,中世纪终于来临。中世纪便是唯神的黑暗,唯神的危机,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危机。自兹以降,人类转入第二路向:物。于是人类社会获得了加速度的大发展,工业革命爆发了,科学发育了,生产进步了,人类物质生活丰富了,至今全人类仍在这条道路上一往无前地飞奔。

 

  “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科学要在寻求“物理”,而使人日益增强获得物的能力,从而使人生活得日益方便和舒适。因此“赛”先生功德无量,人类离不开“物”。然而对于人类而言,“物”只服务于人的身体,而无关乎人的心灵;“物”同样是外在的;人的物质需要毕竟是有限的。正如庄子所云,鹪鹩栖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因此“物”的世界亦然不能使人类得以最终的安顿。因此不能唯“物”,如若只重物理,忽略人道是危险的,迷恋于物的世界同样使人迷狂,同样导致社会危机。一战、二战、越战、伊战,接踵而至,无不是唯物的危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人类物化,道德沦丧,诚信失落,艾滋,金融海啸等等都是唯物的危机。而今,人们惊恐地发现,这匹飞奔的马已几近失控。于是,全世界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孔子。

 

  人是万物之灵,孟子把人分为身、心两部分。身是“小者”,心乃“大者”,心是人生命的主宰。“心至大无外,至细无内”,“融乎全身,又超然身外”。从“心”到“心”,才形成社会,“心”、“心”相连才形成历史,构成人类大生命。人生是情感,而不是智能。人不是神,不能生活在神世界,永远听命于神;人不是器物,不是动物,不能生活在物的世界,而听命于物。人类只能生存在人世界,“心”世界。然而作为人的物质躯体之一部分的“心”不能独立存在,必存活于身体(宋儒说腔子)之内,因此人类不能离开“物”;人需要精神家园,心灵需要安顿,人的存在不可能只满足于本能的需要,而必然或终究会实现超越,因此人类需要“神”。“人之生,其心能通于他人之心,能通于古人之心,又能通于后世人之心,则此心即通于天地而为神。因此所谓“心”的世界不是唯心的世界,而是神、物、心三位一体,以心为主宰的世界。只有在“心”的世界,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是孔子所指示的人的世界,这就是孔子所开辟的人类社会“神”、“物”之外的第三条路向——人类社会的康庄大道。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