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各地华人教会机构援…
中国各地腊八粥品种繁多…
马切拉塔为利玛窦去世四…
方济各会召开研讨会,讨…
中国(晋中)社火节将成为…
孙绍荣:下学术结论要依…
陕西摄协副主席不满中国…
卡斯珀枢机主教指出大公…
“民贵君轻”是帝制的统…
《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
最新热门    
 
中国学术“GDP”造假为敛财?

时间:2010-1-23 11:18:27  来源:不详
成为中国学术界,特别是中国高校学风浮躁、学术不端的重要诱因。其结果,既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造成无以复加的重大损害,也成为一些学术期刊走向腐败的重要原因。”“一个原本用来评估学术刊物水平的技术指标,被错误地用来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乃至评价高校科研水平的权威标准,教育部的这一做法违背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实践已经证明,以CSSCI为学术评价标准为害甚烈,弊大于利。敬请袁贵仁部长严令废止这一做法,严令教育部有关部门、全国各高校不得再以在CSSCI上发表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的考核指标。”方广锠的这一呼吁书其实表达了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对CSSCI的普遍态度。

 

  CSSCI作为事实上的学术评价依据,这是国内人文社科学术界“被评价”的现实。用CSSCI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尽管从一开始就遭到质疑,但在教育部行政的强烈干预下,成为愈来愈强势的评价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安年在他的《CSSCI评价参考体系岂能成为敛财工具?》一文中则认为,“这种以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参考体系事实上取代学术评价体系的做法,能说是科学的吗?再者这种评价体系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的是数量主导而非质量主导,以量代质的评价体系既不科学,也有损于高水准学术的发展。”更何况CSSCI既不公正也不独立,“说它是不公正的,是因为这种量化体系完全排斥了网络学术成果、排斥了不被纳入的人文社科学术纸媒期刊、排斥了没有纳入期刊的学术成果,而这些成果在整个学术评价中是理应考虑在内的。即使不承认‘不公正’,它也有着不完整的严重缺陷。这里不能不指出参与制订CSSCI的人自恃特殊技术人才,但却对人文社会科学知之甚少又刚愎自用。”“说它不独立,是指这种评价体系是教育部强制在各高校推行以CSSCI发表文章为学术评价标准的权威指数,是以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和支持的评价体系,并且在经济上和教育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裁判员、运动员和操盘手、出资人混为一体,能说是独立的吗?” 黄安年说,“如果将这套评价体系和学校量化指标体系、论文评审体系、包括资深教授在内的各类职称评估体系联系在一起,其经济链不是太明显了吗?”

 

“这就是病态中国学术界的写照”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玉圣近日一一列举了被奉为“中国学术GDP指数”的CSSCI本身的几大弊端,这几大弊端在他看来也是中国学术界病态的写照:“其一,在2010-2011年度CSSCI中,来源期刊有明显的地域偏向,即凡是南京地区的刊物应有尽有。其二,有一些受到广泛批评、以收费而昭著的刊物(如长沙的《求索》、合肥的《学术界》)被收入。可是,一些受到学界广泛好评的学术刊物(如张保生教授主编之《证据科学》、李德顺教授主编之《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余三定教授主编之《云梦学刊》等)居然被排斥在该来源期刊之外。其三,2010-2011年度CSSCI,在学科分布方面,各大一级学科数量严重不平衡。如经济学明显偏多,但是历史学明显偏低。其四,CSSCI成为某些单位和某些主任等实权派人物敛财的工具。”

 

  CSSCI作为事实上的学术评价依据,这是国内人文社科学术界“被评价”的现实。用CSSCI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尽管从一开始就遭到质疑,但在教育部行政的强烈干预下,成为愈来愈强势的评价体系。

 

舞弊嫌疑:抱团取暖,“制造”引用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