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陈明宏 张国忠:中国大…
钱文忠:“国学热”的呼…
苏福忠:绿原先生点滴
钱文忠:孔子为何拜七岁…
钱文忠:为了永久的不悔…
钱文忠:“从现在起,我…
钱文忠:季羡林先生的“…
刘忠:中国现代文学精神…
最新热门    
 
肖群忠:“智者乐水”与“上善若水”

时间:2010-2-11 12:02:40  来源:不详
所以以水喻智,就在于水是流动的,从而显出某种灵动的特性,人的智力也是以人脑力活动为基础的,水的灵动总给人以生命鲜活的体验,也能促使人的心智和性情的发展。因此,文人学者往往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也只有在这种寄情于山水的宁静中,心灵才能得到滋养,思维才更加活跃。

 

  在道家思想中,水被看作他们所理解的“贵柔不争”之德的象征。《老子》说:“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庄哲学是一种退隐的哲学,他们的思想以贵柔不争为人生的至理和为人的上德。

 

  庄子也继承了老子的这种思想。并把这种水的哲学发展为个人的一种修身养神之道。“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生命、智慧与道德,这可能就是中国文化中对水之解、水之悟的最主要的含义。水之于我们的人生修养,其主要的启示是什么呢?

 

  其一,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水之冰,生于寒,人之冰,生于正”,人要效法水之清、水之洁,从而心平身正。

 

  其二,水有容清纳浊之度量、海纳百川之气象,人应该像水那样有容乃大。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宽恕不仅是爱心的表现,而且还是一种博大的境界。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知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现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当代佛教高僧星云大师也有论水名句,“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可以弱而克刚;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人之美德应如水之流通,水之清澄,水之深邃,水之广阔”,“当我是气时,蒸发升华;当我是云时,浮游天际;当我是雨时,滋润大地;当我是泉时,喷洒自如;当我是水时,行走江河;当我是海时,安心自在”。读着这些充满人生智慧的睿语,人人自会有心地澄明,神清气爽之感。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