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唐朝的春节长假(图)
1月7日 唐朝设置北庭都…
台词堪比《蜗居》《唐朝…
819年11月28日 唐朝文学…
夏炎:唐朝巨贪元载祸及…
古代严打“抢劫罪”:唐…
北京环境保护颇有成效 …
大唐作家富豪榜 唐朝作…
古为今鉴:唐朝的官场是…
唐朝皇帝的心理危机
最新热门    
 
唐朝气质:洗净粗犷野蛮 不野不史文质彬彬

时间:2010-2-24 9:14:46  来源:不详

《论语雍也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述君子的理想人格,表现在精神气质上就是文质彬彬。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由“质”和“文”两个基本要素构成,质相当于质朴,文相当于文雅。质文双方,任何一方所占比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平衡丧失,出现“野”和“史”的两种极端。只有搭配得当,才是理想的文质彬彬。

 

  这是观察个人精神气质的标准,可不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时代呢?

 

  还是孔子,在《礼记表记篇》中留下一段语录:“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显然孔子也是在用文质概念观察一个时代。在孔子看来,夏朝是质胜文的时代,而殷周是文胜质的时代。清代刘逢禄《论语述何》,把夏商周三代用文质互代过程来描述,他说:“殷革夏,救文以质,其敝也野。周革殷,救野以文,其敝也史。殷周之始,皆文质彬彬者也。”关于夏商周,究竟是史是野,不是这里要讨论的话题,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可以用文质这一对概念概括一个时代。

 

  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在接触了许多唐代的具体故事之后,我以为唐朝的精神气质,正是不野不史的文质彬彬。有人归纳唐朝,认为是青春气象,但无法体现唐人的智慧和理性。比较起来,秦汉时期的中国,更像是青春勃发期,昂扬向上,但粗枝大叶,敢想敢干,但不失野蛮。民间百姓,皆以复仇为秉性,一言不顺,拔刀相向。豪杰勇士,动则发动群众围攻政府。酷吏执政,成百上千地滥杀无辜。一方面拓土开疆,一方面虐待百姓。秦汉政府也是青春期型的,勇往直前,蛮横无理,都可以看作是青春期的冲动、盲目和蛮干。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和民族融合,中国如同经过了初婚期的迷惘一样,对于幸福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看法。在风格上有意识地远离野蛮,与此同时努力修习,滋润自己的精神。身体上在青壮年之间,不会争强好胜,但是绝不畏惧挑战。习惯用智慧解决问题,理性地看待社会、国家和一切重大课题。向历史汲取智慧,理智地对待一切,不急不躁,气质优雅,风度翩翩。既有将军三箭定天山的传奇,又有红叶传书的浪漫故事。智勇双全,侠骨柔情。这正是文质彬彬的唐朝。

 

  唐朝过后,中国的体质似乎严重下降。聪明的人越来越多,朝廷上下充满美文式的算计。宋朝的殿堂,几乎是文学家的聚会,文章风流潇洒,可是政治总是阳刚不振。每到关键时刻,总会有很多大臣主张妥协,算来算去,最后放弃的总是一个国家应有的精神。拼死一搏的念头在宋朝永远居于下风,以至于“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只能出自女子之口。“恐辽症”比辽朝存在的时间还长,恐满症接踵而至。也曾出现岳飞、戚继光这类昙花一现的英雄,但是当时的环境注定他们要以悲剧结束。这也恐惧,那也恐惧,说到底就是怕死。这不就是垂垂老矣的症状吗。对内以文抑武,对外幻想以夏化夷。文胜质则史,最终只能如此。

 

  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说呢,文质彬彬我爱唐。唐的文质彬彬,起源于唐太宗时代。高祖时一方面是武装斗争扫平天下,一方面欣赏隋文帝,亦步亦趋。而从北周到隋朝,不仅统治者的最高层原本属于一个集团,武力应对天下的主流思维从来没有放弃。隋朝的短命与秦朝的短命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过分迷信武力。这种习惯是唐太宗时代放弃的。唐太宗听从了魏徵的建议,以德化民,行王道路线。贞观四年,唐朝灭亡东突厥,各项政策也开始见效,贞观之治的良好局面开始呈现。然而,贞观遗产,不仅仅是优异的治理天下的政绩,还有文质彬彬的时代精神。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