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芳:聚卒练锐说“武德…
民俗专家说“福”:春节…
尊孔的辜鸿铭为何说“孔…
谷歌不认侵权只说“沟通…
郭敬明:不在乎韩寒说“…
内地学者评说“史语所集…
七旬老太目不识丁却擅长…
李国文:说“十”
4岁男童被醉酒父亲打死…
西方捉鬼史:某知名鬼魂…
最新热门    
 
说“目不识丁”

时间:2010-3-18 9:25:55  来源:不详

形容某人不识字,往往说“目不识丁”或“不识一丁”。有人解释说,“丁”字最简单、最易识,若连“丁”字也不识,当然其他字更不识了。这是想当然的解释,岂不知“一”字比“丁”字更简单易识。《现代汉语词典》与一些成语词典则引《旧唐书·张弘靖传》中“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来解释,说其中“丁”字本当作“个”,因形近而致误,后人便说“目不识丁”。这也是牵强附会的解释。

 

“目不识丁”之典,实则出于《晋书·苻坚传》。太元七年(382),苻坚宴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写成竖,成了“丅”字。苻坚不认识,问是何字,姜平子回答说,“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甚为高兴,将姜平子擢为上第。其实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乃是古“下”字。姜平子不知此为古字,苻坚本一粗人,当然也不知为“下”字,所以还褒奖了姜平子。

 

后来,人们便以此为典,称识字太少或不识字为“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也是用此典,“丁”字并未错,不是“识一个字”,而是“识一‘丁’字”,也就是识些字的意思。陈寅恪诗有“悔恨平生识一丁”句,绝不是说悔恨识得最简单的“丁”字,更不是说悔恨识了一个字,这里的“一丁”,是指所识之字,实即谦指自己的学问。

责任编辑: 由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