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卫东:黄老思想与唐代…
陈连山、施爱东:清明是…
刘仰东:钱穆的精神资本
山东:马路摊点取缔不再…
山东:社会救助船舶配备…
民俗专家:正月初八“顺…
民俗专家:正月初七是“…
刘延东:经营性文化单位…
沈阳:正捐遗体 65岁老…
钱汉东:走进台儿庄
最新热门    
 
刘东:正是读书好时机——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危机

时间:2010-3-27 11:40:52  来源:不详
是万万不能的,有钱也并不是样样都能的,特别是不能丰富精神视野。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稍稍反思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标准并不一定可靠。很显然,人们的心理结构和主观动机不一样,对于实践效果的验收就会不一样,所以他们还是会找到各自不同的真理。就拿今天的话题说,如果你还只会这样来接受教训——早知道提前哪怕一天把股票卖掉,或者早知道把房子变现,或者早知道多跟上峰拉拉关系免得被炒,那么,这场危机你就算白经历了,下场危机你还是难躲过去。

 

  十三年前,我为《冰点》写过一篇《“差不多”的道理:消费时代的劝学篇》。看到消费主义的可能危害,我就想给那些沉迷于物欲享受的年轻人提个醒——其实在商品和价格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人生的快乐与丰足,又跟能否支付起奢侈品并无关系,所以希望年轻人能够小心翼翼地避开陷阱,获得自我发展的真正空间。

 

  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具有典型的反常和非理性性质?我曾经说过,一方面,设若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并不符合你个人的实际需求,那么即使它索价再低,对你也是不经济的;而另一方面,设若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性能超出了你个人的预期需求,则哪怕它的附加值再少,也会使你付出过高的消费成本。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面对层出不穷的商品世界,其实总有一个特定的最佳性价比。正如老话所说,一要生存,二要发展。只要是面对着并非绝对必须的东西,你在购买之前就必须这样问自己:它对我的生存状况有多大改善?对我的未来发展有多大影响?这种追问可以帮你找到那个最佳点,节省一些虚耗的金钱,也就是说,节省一些赚取这些金钱的生命力。

 

  读者们一旦灵活把握住了这种真正适合于每个自己的经济规律,从而自觉地打消费心理的深处把自己解救出来,就会不知少上多少无孔不入的商业推广机构的当,就会挣脱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到家里信箱组成的那么多的陷阱。

 

  坦白说,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也正是我自觉地想要正视来自消费主义的巨大困惑的时候,而我当时认真得出的结论,也确实帮助了自己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了一种对于消费主义的免疫力,既能看破很多有名无实的奢侈品,又能以节约下来的实力,抓住很多迫切需要的好东西。否则,一旦沦为广告业的牺牲品,我就享受不起这么多的精神产品,也就发展不出这么广泛和平衡的兴趣。

 

  今天,我也愿意再次野人献曝,再讲一次消费主义时代的劝学篇。希望有心向学的青年们,至少能在心灵深处,打造出抵御危机的防波堤,把自己的书桌安得更稳,从而获得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