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宜庆:西南联大教授们…
组图:西班牙村庄举行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方面专…
隋文帝:西方人眼中中国…
孙果达:西安事变的几个…
组图:西安交警设立女子…
最新热门    
 
谢泳:西南联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时间:2010-3-31 10:49:04  来源:不详
有职有权,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大学制度,对西方大学的核心理念,能够把握得准。这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起步时的两个重要前提。

 

  西南联合大学建立的前提,是因1937年的抗日战争。抗战爆发前,从蒋介石的角度来讲,他对中日关系的判断是: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但战争对中国来说,越晚爆发越好。所以,当时希望中日之间通过外交渠道来延缓中日战争爆发的观点很流行,在知识界,这个判断主要以胡适、陈寅恪、吴宓等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不能轻易开战是因中国国力不行,国防力量更弱,当时中国还没有建立现代的海军、现代的空军,所以不能跟日本人仓促开战,仓促开战肯定对中国不利,但抗战前两年,清华大学就把主要的图书、主要的仪器秘密运到了湖南长沙,在抗战前已经在长沙南岳建了校舍。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在庐山开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庐山谈话会。蒋介石邀请了全国各阶层的精英到庐山,商量如果中日两国战争爆发,中国应该如何抗战以及教育文化应该如何保存。

 

  会议名单是做过南开大学校长的著名经济学家何廉开出的。名单上有郭沫若,但郭沫若没有去。何廉把名单拿给蒋介石看的时候,蒋看到有郭沫若,很高兴,问这个人现在在哪里。北伐时期,郭沫若写文章骂过蒋介石,蒋介石对郭沫若有印象。当时北大校长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苓,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胡适、傅斯年、王世杰等都到庐山开会。西南联大的建立与这个会议有关,蒋介石接受了以胡适、王世杰、傅斯年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建议。

 

  胡适大体上提了四条主张。第一条是战时的教育是常态的教育。那时有很多人的意见是说大学不要办了,要么办临时短训班,让大学生赶紧上前线。还有一种主张是大学为战争服务,比如学化学的赶紧做炸药,学物理的赶紧做枪炮。胡适的战时教育常态化的主张,与他对世界的了解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许多国家调大学生去前线打仗,伤亡很大。战争结束以后,国家发展,人才明显不够。竺可桢当时也有这样的认识,他说一个国家外患不足畏,内患不足惧,最怕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治领袖没有清醒的头脑,没有新的知识,没有坚强的意志。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领袖人才的。从事后的事实观察,政府接受了胡适战时教育就是平常教育的建议,该学什么就学什么,跟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也要讲,哲学、文学、艺术都得讲,不能说要打仗了,就把大学改成短训班。正是接受了胡适的意见,决定建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和东南联合大学。但东南联合大学没有搞起来,西北联合大学搞了不到一年就散了,与抗战共始终的只有西南联合大学。胡适的第二条建议,就是尊重同等学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一是为了救济天才,二是防止造假。因为国家在抗战时期,强调学历就会导致人造假,人就变得不诚实。第三条就是大学独立。对大学独立,胡适解释了两点:一是政党退出大学,大学里不能有政党活动;二是政府官员不能做大学校长或者大学的董事,以防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干涉校政。第四条,政府应禁止无知疆吏干涉教育,比如提倡在中小学读经。

 

  西南联合大学设计的模式就是北大、清华、南开三个学校联合组成,但三校各自保留独立的学籍,不设校长,只设常委,负责日常工作的是秘书长,即杨振声,他是新文学的重要作家。

 

  西南联合大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的一所大学。当时政府任命胡适为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但胡适最后没有去,那时蒋介石有意让胡适做驻美大使。胡适自己说,政府有意把他充军到海外去。后来文学院院长由冯友兰担任,但胡适始终认为他自己是西南联大的一个成员。当时西南联合大学也请了周作人到文学院做教授。但周作人没有去昆明,当时到了昆明的人特别希望周作人能来。那时知识分子对日本有判断,周作人留在沦陷区,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