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学小知识】“二十四…
魏影:略论“无名白”
易中天发飙:每个人心里…
至道有道 大名无名——…
最新热门    
 
无名指的哲学

时间:2010-4-8 11:51:16  来源:不详
无名指的哲学 
  人手五指,各有其名,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古人的另一说,见于清人郝懿行的《证俗文》:“手之五指之名曰:巨指,食指,将指,无名指,小指也。”
  人手这五指,大拇指最粗茁,也最有力,古称巨指,堪称形容得当。说它为五指之领军人物,当无疑问。当其他四指合拢,它单独挑起来的话,那就是无须说出口的“好”之赞美之意。若是大拇指翘起,伴之以伸出来的食指,则是OK的意思,由此可证凡大拇指出动,那就非可等闲视之的了。
  当然,食指也不简单,食指和中指同时竖起,作“V”字状,那形象意味着“胜利”、“成功”。你的食指和他人的食指,勾在一起,那就等于信誓旦旦的盟约。而当我们在毛泽东诗词中,读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类的词句时,想想看,由谁来指点?由谁来挥斥?恐非食指莫属。因此,五指之中,它的活动频率是最高的,它最忙碌,最活跃,说它是五指中的中坚分子,一点也不过分。古人又云:“食指,啑盐指也”,这是见诸《证俗文》的解释。何谓“啑盐”?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尝咸淡,品味道。于是,食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代表着口福。所谓“食指动”、“食指大动”,就意味着一顿好吃喝,即将大饱口福。因此,食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中指在五个指头里面,最突出,也最抢眼,总是走在最前面,总是领先别人一步,总是最先接触目标物,或者,总是最早到达目的地。因此,率众先行,势所必然,而具有一定的先锋意义;马首是瞻,众望所归,而生成一定的导向性质,这就是中指的优势所在了。
  然而,说到无名指,便有点窝囊了。“无名”二字,便足以说明它之无可名之的特点和长处。虽然排行老四,比前不足,那是肯定的了,但是不是比后有余,还得两说着呢。别看无名指比小指高出一截,粗出一圈,但它缺乏小指的秀气和俏皮,又不具备小指的灵动和活络。小指虽处在五指之末,但它却具有异常的表现魅力。我们在舞台上看到艺人在做出兰花指的手势时,那画出来简直是勾魂摄魄的优美弧线,宛若惊鸿一瞥,令人遐想万千,那无声胜似有声的场面,古人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真是满台春色,出尽风头。对讲究风度的女性而言,纤纤玉手的“纤”,尤其要格外在意小指,很大程度上,她的气质是通过小指的娟秀和风雅才足以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试着浮想联翩一番,伸出来的这一只手上的五指构成现状,何尝不是当下中国文坛的一个缩影呢!
  那么,我们眼前的那些前辈巨擘、大师大腕,当他们叱咤风云,笔写春秋,杠鼎文坛,领导潮流,不也如大拇指那样起到垂范作用吗?当那些此起彼伏的先锋人士,成功失败的实验作家,拥话语霸权,创新鲜文风,掀一时波澜,辟美学新境,不也如食指那样活跃在文坛之上,开风气之先吗?当那些唱主旋律的中坚干将,奏进军曲的时代骄子,如日中天,势不可挡,生龙活虎,写真求实时,不也如中指那样砥柱中流,笔耕不辍吗?至于那些才情蓬勃的少壮派,异军突起,路人侧目;那些稚莺试啼的八零后,小荷尖角,先声夺人,不也如小指那样后来居上,预示着文坛明日之星的气韵吗?
  但是,构成文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应该是那些默默无闻,却是在默默耕耘的大多数的文人。没有他(她)构筑这片文学天地,高山未必见其高,大海未必显其大,没有这些无名的文人在努力,在前进,那些有名的文人也无从而来。因此,我倒觉得这些“无名指”般的文人尤其可敬。他(她)们固然期待成功,但他(她)们也能忍受寂寞,其最可贵的地方,就是甘于这种无名指式的默默奉献。低头撰写作品,抬头体验生活,埋头阅读书籍,扬头走向未来,这才是中国文学继往开来的生力军。没有无名指,手是不完美的,同样,没有广大的无名的文学从业者,文坛只有少数人唱独角戏,后继无人,也是相当冷清的。
  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做体检的时候,需要取你的指血,做各项血液项目检查,通常都是从你的无名指刺出一滴血来。因为从无名指提取血液样本,是最安全的。而且无名指最可宝贵的一点,它不像食指那般好动,不像中指那样突兀,也不像小指那样娇气。由此可见,在这个世界上,有所长的同时,必有所短;同样,有所短的同时,必有所长。尤其在文学这个范畴里,长,未必总长,短,不一定总短,今日长,保不准明日会短,现在短,说不定将来会长。
  因此,休管他人长和短,只问笔下情和真,这大概就是无名指的哲学真谛了。踏踏实实,像无名指那样贡献出自己的一滴鲜红的血,写出与自己血肉相连的文字,那才是一件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
  李国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