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文徵明巅峰时期佳作《黄…
单霁翔:倾心保护文化遗…
梵蒂冈秘密档案室5年之…
单霁翔委员等:新时期应…
政协委员热议职工权益 …
甘肃玉门市发现一处春秋…
吴鸿丽:“天下之货仓”…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虎…
西藏考古调查:首次发现…
中国西周时期齐国历史考…
最新热门    
 
文革时期的婚礼:不拜天地只拜毛主席

时间:2010-4-10 11:34:36  来源:不详
核心提示:“革命伉俪多奇志,不爱红妆爱绿装”,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文革时期婚礼的基本程序呢,是新郎新娘共唱《东方红》或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两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


   凤凰卫视4月7日《腾飞中国》节目播出“文革时期的婚礼”,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初的婚礼简单如白纸,那么文革期间的婚礼就是燃烧的火焰了。60年代一部很有名的电影叫《李双双》,其中男主角喜旺有一句台词,“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这成为当时流行全国的婚姻语言。文革中人们谈婚论嫁的时候呢,首先的标准是要看出身,看成份。工人和贫下中农成份是硬杠杠,共产党员是最佳的配偶。地富反坏右或者是他们的子女,即使男子是高大英俊,姑娘貌美如花,也常常是俊男娶丑妇,靓女嫁恶夫。虽说不合理,但那是当时的时尚。婚姻装束是清一色的蓝色制服,时髦一点的则穿上绿色的军装,“革命伉俪多奇志,不爱红妆爱绿装”,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文革时期婚礼的基本程序呢,是新郎新娘共唱《东方红》或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两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


   资料: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


   何亮亮:向家长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也是三次。向来宾敬礼,以上程序是城乡都必不可少的。文革的结婚照,仅仅是新婚夫妇简单的合影,男方一般呢是头戴军帽,双方将红宝书放在胸前,以示共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相片的底部自然少不了“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之类的政治性的话语。之后呢,城里人结婚分发喜糖,当时的硬水果糖是9毛6一斤,甚至会出现大家考验新娘子,能不能背“老三篇”等结婚的场景。婚宴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多数请帮忙的人吃碗面条,面条里须放两个鸡蛋,这是城里的婚礼了。不同的是农村还是讲究“做席”的,那时候的“席”很简单,买点猪头,猪下水,用圆白菜炖。熬白菜、萝卜,再加些肥肉或者是肉皮,这两样菜往桌上一端,再打上2斤散装的白酒,就算是一“席”了。这样的“席”在那时被称作是“半荤素的酒席”。在农村还讲究“随份子”,最少是两毛钱,最多的是两元钱。出到五毛钱,全家就可以一起吃一顿荤素席。除了随份子,还有送贺礼的,送贺礼主要是三大件,脸盆、暖瓶、毛巾或者是被面。当然除了这三大件,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城市里,人们的贺礼总还有毛主席像章和石膏像。石膏像是毛主席去安源的那一种,那么即使是新婚父母之间,相互呢也是称呼同志,不过私下还是老公老婆的称呼呢,也还是照用不误的啊,毕竟生活是不可能完全政治化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