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教忠坊内轶事多(2)
教忠坊内轶事多(4)
嫌犯在小作坊内印制千万…
最新热门    
 
教忠坊内轶事多(3)

时间:2010-5-1 11:23:05  来源:不详
借助《乾隆京城全图》发现大兴县城隍庙

    如此说来,大兴县署早在民国时期便搬离了大兴胡同,那么原来的县署情状如何?现在是否仍有遗存呢?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大兴胡同平直规则,多深宅大院,并没有想象中高大威严的古代衙署,但胡同中段路南的一座山门式建筑,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大兴胡同在这里与南侧的文丞相胡同相通,形成一丁字路口。该建筑面阔三间,灰筒瓦硬山顶,中为门道,上方拱券雕刻五条祥龙,两侧各有一石联,上书“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并标记“大清同治十一年岁在壬申孟夏恭录”、“邑中后学姜伯麟薰沐敬书”。这座建筑显然不是普通民宅,那么它是否就是大兴县署呢?

    笔者借助《乾隆京城全图》解开了这个谜团。从《乾隆京城全图》三排4列看,当时大兴胡同的格局基本得到保留,其中胡同中段路北的一组建筑,庭院开阔,进深较大。再查阅《光绪顺天府志》,内中云“大兴县治,在安定门迤南教忠坊,南向”、“大门至署宅,共六层。土地祠、监狱,并在大门内”。比照此书记录的大兴县署座向及规模,图中大兴胡同中段路北的这组建筑,基本可以断定就是大兴县署。回想走访时的所见,其位置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由此大致可以推断,大兴县署在解放后被接管,近年拆改为大楼。

    那么,胡同中段路南的那座建筑又是什么呢?笔者开始从这座建筑的形态入手,希望能得到更多信息。从外观看,该建筑颇似一座寺庙的山门。这时,笔者突然想起了曾阅览过的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移建昭显城隍庙碑记》。据此碑帖记载,大兴县的城隍爷,自明代以来一直委身在县署头门西壁的一间小屋里。清同治九年(1870年)冬,有个叫刘永怀的人,集资在县署的“坤方”购置了一块南北长二十六丈、东西十三丈的空地,用来兴建大兴县的城隍庙,两年后大功告成。在八卦中,坤方代表西南,这座建筑和县属的方位关系,正与碑中的描述相吻合。而碑中关于大兴城隍庙竣工于同治十一年的记载,又与山门式建筑楹联上注记的时间为同一年。笔者由此二者推断,这组建筑即大兴县城隍庙。其动工之时已是清代后期,绘制于乾隆年间的《京城全图》未作指明,也并不奇怪。

    在民间信仰里,城隍是城市的保护神,各地百姓一般把对当地有特别贡献的正人君子奉为城隍,如北京的于谦、杨继盛,上海的秦裕伯等。由于唐代以来形成的城隍神,与地方官分司阴阳的观念,双方在地理上也分庭抗礼。联系一下山门上楹联的内容,把大兴县城隍庙建在大兴县署对面,似乎也有警醒当政者的用意吧。历史上北京城内的城隍庙,主要有都城隍庙、江南城隍庙以及大兴、宛平两县的城隍庙等。其中都城隍庙创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所奉主神被封为护国保宁王,在各地城隍中地位最高,由元至清一直香火不断,但只有一座寝殿保留至今。而江南城隍庙、宛平县城隍庙皆已被拆改,建筑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唯有教忠坊内的大兴县城隍庙了。

    ■当时兴师动众的城隍出巡

    明清时期,京城里有城隍出巡的习俗。所谓城隍出巡,即大兴、宛平两县的城隍前去拜见都城隍。农历五月初一(一说四月二十九),是大兴县城隍出巡的日子。每逢此日,大兴县众都要举行一套具有宗教意味的仪式。

    出巡之时,城隍塑像端放于舆轿之上,八人抬轿。许下心愿的信众,则扮成各种角色,与轿随行,作为还愿。这些人有挥扇的,有牵马的,还有的打扮成罪人的样子,披枷带锁前行。这些枷锁虽轻,但据说都是从衙门借来的真家伙。许了大愿的那些人,伸平双臂,用铁钩穿过皮肉,钩上悬灯,据说心诚则不觉疼痛。虽然实际上铁钩挂肉并不太深,而且灯下端有红绳与手指相连以分担重量,但听起来还是让人有些头皮发紧。钩肉悬灯的“勇者”不光是男人,还有女子。清朝有竹枝词唱到:“可怜多少如花女,爱作披枷带锁人。”还有人扮成衙役、鬼差的样子,敲鼓鸣锣,排场与知县出行相当。沿途百姓纷纷送上茶水,或焚香恭迎。

    城隍见毕都城隍归庙,才能开庙降香。塑像安放后,许愿者跪于阶下,“由一人唱名说某某人当堂开锁,于是即有人为之开锁去枷,脱去罪衣罪裙,愿心已了,方可安然回家。又对助善人说某某人当堂释放,于是牵马打扇提灯诸人亦有了交代。”五月天气已经较暖,而仪式每次要持续一整天,参与者往往挥汗如雨,疲惫不堪,但因在精神上能获得一些解脱,身体上的劳累也可以暂时忽略了。

    清末,步军统领、肃亲王善耆下令禁止城隍出巡,这一套仪式方告终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