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各地端午节奇风异俗(1…
端午节大师访谈--文字实…
端午节大师访谈--文字实…
端午节大师访谈--文字实…
端午节大师访谈--文字实…
端午传说——白娘子喝雄…
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
海内外各界端午齐聚“龙…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端午节简介
最新热门    
 
端午节大师访谈--文字实录(4)

时间:2010-5-30 11:09:32  来源:不详
主持人:这个人的性格会有什么特点呢? 
  刘靖涵:是秋天素煞的时候生的,叫这个名字的话,因为是花,往往会容易有一些对于身体不太好的影响,经络的毛病。主要会以妇科和呼吸系统比较差。 
  主持人:她这种名字对感情有什么影响吗? 
  叶茂然:亚字说明这个人还是比较有主见的,如果跟她的男友在一起,口舌方面比较多。 
  主持人:在爱情中容易占上风的这么一个人。我选一个很通俗的名字,这个是男生叫张晓亮,1986年9月6日出生。叫这种名字的人非常非常多。 
  叶茂然:如果把晓改成大小的小会更好。张小亮,张代表张扬,哪怕我自己一点光都发挥出去,你这个人就会有成就。那个晓就不一样了,晓跟小没法儿比。大小的小是一个对称字,那个亮也算是对称字。我们也认识很多客户,那个名字都非常简单,也有叫小什么的,也有叫小兰的,别看人家的名字俗,但是成就可不俗。包括赵小兰,美国劳工部部长也是小兰。 
  主持人:我回家一定要翻一下繁体字典。网友问赵泽恒这个名字怎么样? 
  刘靖涵:泽是水,如果是恒是以火看,水火,一般情况下在父母或者是自己这一代一般都会实现比较大的地域迁移,人会比较动荡。 
  主持人:比如说你是北京的,可能会迁到美国去住。 
  刘靖涵:因为水和火在中国的数理上是比较动态的东西。 
  叶茂然:在挂名里面“水火”做什么事还可以。 
  主持人:张红芳,1972年2月9日。 
  叶茂然:这个名字从五行流通上还符合这个条件,芳是草,红是火,正好是木生火。 
  刘靖涵:按五行,以他的这个名字看,中国在二月份的时候,天气还是比较寒的。要是起这个名字,如果要有红芳的话,是暖的意思,相对来说对人生会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主持人:刚才网友提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的名字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怎么看呢?我让老师做专业的回答。 
  叶茂然:出生时间不一样,出生环境不一样,家庭不一样,还有出生的时候,跟你叫同样的名字的,正好下雨了。同年同地同时出生的,这边没事,可能西城下雨了。 
  主持人:名字其实是一个相对辅助的,最主要的看你是不是好好努力。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会给我们一些很侧面的帮助。 
  我们继续来看网友的名字。伍惠芳,1988年,看姻缘。 
  刘靖涵:从中国人的传统学来讲,中国人认为五中央是土,惠是火,芳草为木。这个名字是比较尊敬长辈的那种性格,是一个乖乖女类似的性格。她是循环相生的一个。 
  网友:王超,我身边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字。 
  刘靖涵:这个名字比较麻烦了,因为叫王超的人在前五行,王有两种看法,虎为王,从本身的字相来看,三行都是为水。这样的人一会儿特别暴躁,一会儿特别瓶颈。叫王超的人大概性格上都是属于沉郁寡欢的人, 
  主持人:现在叫超字的人特别多。想让二位老师给我们推荐几个单字,在名字中运用比较好的,不是特别差异大的有没有? 
  叶茂然:我们研究姓名学,也研究古今中外,有一两万个案例,像三国的马超,寿命就不长,他也不受到刘备的重用,他很年轻就去世了,也因为他郁郁寡欢,我投奔你来了,得不到重用,40岁就病死了。 
  刘靖涵:如果名字最后是非常流动向的人。类似于你说的超,有人叫鹏,因为中国人以为最后一个字要看子女了,这种情况下,好多时候人会晚婚或者不育。 
  主持人:张强,这个名字更普遍了。一般叫强的怎么样? 
  叶茂然:他参看的东西要多一点了,要看在南方出生还是北方出生。 
  刘靖涵:张字有强弓劲弩型,我叫什么强的人,都是属于自我奋斗型,基本上得到的长辈的照顾少一些,都是属于自我成就型。因为弓这个东西硬的木质经过火烤之后成型的,这个人往往是容易成功。 
  主持人:我们起名字尽量取很少见的字,大家恨不得不认识的字好,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刘靖涵:其实这个主要得有讲法。 
  主持人:比如说我们不太懂,给孩子起一个名字,是比较通俗,比较好听的这种。 
  叶茂然:研究名人现象。特别简单的,大家一看就能认识的占99%。 
  网友:庄凯祯。 
  叶茂然:凯是自己压在山底下了,做什么事情机会有,但是丧失了。 
  主持人:祯怎么样? 
  叶茂然:如果是用“木”字边的比较好,像竺可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