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乐斌任国家宗教事务局…
山东向全国征行草书佳作…
任国征:文言词赋·鞭炮…
任国征:古代文言家训在…
法国征税美国声讨 谷歌…
任国征:“国学传统的东…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任…
王作安任国家宗教事务局…
王作安接替叶小文出任国…
最新热门    
 
任国征:从《出塞》解读西部文学

时间:2010-6-27 12:13:11  来源:不详
 

  杨素这首诗的背景,根据《隋书》记载,杨素,陕西华阴人,周武帝时任车骑大将军,后从隋文帝定天下,封越国公。本诗是杨素西征突厥(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约五年左右)时所写。杨素先任“灵朔道行军元帅”晋王杨广的“长史”,后升任“尚书左仆射”和“行军元帅”。诗歌“风物”的自然环境发生在灵州和朔州附近,诗中“交河”为西域交河城,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阴山”即指现在的阴山,此山为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线,“河朔”指黄河以北。此次出征大获全胜,“自是突厥远遁”。

 

  此诗的文化意蕴浓厚感情细致真实。并且言之有物,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分为四个层次:前六句为怀古,“握手河梁上”由李陵赠苏武的诗“携手上河梁”而来,“良臣”指苏武,敬仰其“忧国不忧身”的情怀;再六句为写景,战场遗迹阴风怒号、惨无天日,塞外孤寒荒凉、草木不生;接着六句为行军,部队昼夜行军,看到飞雁流水,思念家乡,塞外行军作战,备尝艰辛;最后两句写作战,黄昏时分,边声包括马鸣、风号、笳鼓,敌人骑兵进犯,搅起的尘土漫天飞扬,借以比喻战争场面。

 

  杨素的《出塞》诗对于后世影响很大。唐朝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前出塞》和《后出塞》、宋朝张琰的《出塞曲》、明朝林鸿的《出塞曲》、明朝李梦阳的《出塞》,这些从军诗(边塞诗)都深受其风格和意境的影响。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从军诗和边塞诗这个文化宝库,对于我们当前关于地域国学(如江南国学、岭南国学)的探讨,对于我们加深关于西部文学的认识,对于弘扬我们悠久的军旅文化和优良的尚武精神,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