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李冰:培养高素质文学人…
李冰治水:传说曾与江神…
三区联动良渚模式:中华…
三区联动良渚模式:中华…
三区联动良渚模式:中华…
副市长炒股11天赚17万续…
张相文:中国近代地理第…
任志强建言蜗居80后:中…
学习其他国家 文物追讨…
学习其他国家 文物追讨…
最新热门    
 
李冰:中国作协正谋划八项文学人才培养重点工程

时间:2010-7-11 10:54:16  来源:不详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中国作协官方网站报道,9日,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李冰在鲁迅文学院第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在结业式上透露,作协正在谋划实施国家文学人才培养工程等八项重点工程。 
  在结业式上,李冰讲到,目前,作协正在深入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相配套的全国文学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他透露,作协正在谋划国家文学人才培养工程、文学培训工程、文学创作重点项目扶持工程、作家深入生活服务工程、青年英才开发工程、少数民族文学人才培育工程、对外文学交流人才培养工程和海外文学人才联络工程等八项重点工程。
  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国家文学人才培养工程。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是文化系统的两项重要人才工程。我们要积极参与两项工程的实施。加大文学领域各类人才的选拔推荐力度,使“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中的文学人才比例有所增加。要扩大人才总量,盘活人才存量,充分发挥文学人才的引领作用。 
  二是文学培训工程。在文学人才培养上,最直接而有效的办法是培训。鲁院是培养文学人才的摇篮。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鲁院培养文学人才功不可没。我国文学栋梁大多有在鲁院学习的经历。2002年以来,鲁院高研班已经举办了13届,669名作家参加了系统培训。还举办了2期网络作家培训班,正准备办网络文学编辑培训班。各地也办了很多培训班。各报刊社还通过改稿班、笔会等多种形式对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些培训在帮助作家开阔眼界、练好内功、提高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要求参加培训的呼声很高,而我们培训的能力显然不足。这就需要整合鲁院和各地文学院的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文学人才更大规模的持续开发。
  三是文学创作重点项目扶持工程。文学创作重点项目扶持工程是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项目,要继续扶持文学创作重点项目,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支持和培养有创作实力的作家。要加强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的研究,争取每年出一批研究成果。通过文学评奖推出优秀人才、优秀作品。
  四是作家深入生活服务工程。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也是文学人才成长的最好课堂。要组织作家特别是中青年作家深入生活,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进步的脉搏,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加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要进一步完善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制度,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作家去基层采访采风、挂职锻炼。要建设好定点生活基地和文学创作基地,努力提高软硬件等配套设施的水平。
  五是青年英才开发工程。青年是中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希望,培养造就大批青年文学人才是当务之急。一个让我们心存忧虑的数字是:中国作家协会年龄40岁以下的会员占会员总数的比例只有5%左右。我们不必讨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而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发现青年中的文学新秀,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之脱颖而出,充实文学人才队伍。
  六是少数民族文学人才培育工程。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底蕴丰厚,成就了一批知名的少数民族作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少数民族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出版、文学交流和培训都受到经费制约。一些西部省区作协的文学活动经费,每年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万元。全社会都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发展,不要让不利的客观条件耽误和埋没了少数民族文学人才。
  七是对外文学交流人才培养工程。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文学人才到国(境)外研修培训。全力造就一支善于跨文化交流的人才队伍,建立推动文学对外交流的人才库。通过中国文学作品对外译介,培养一批优秀文学翻译家。
  八是海外文学人才联络工程。要以宽广的胸怀,广纳天下贤士。既要培养、延揽国内的文学人才,又要团结、联系海外的文学人才。近两年,海外华文文学圈不断扩大,海外华文作家异军突起。我们除了要继续团结、联系港澳台作家,还要主动联系世界其他地区的华文作家,与他们交朋友,互相学习,共同繁荣中华文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