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庄采芳·庄重文奖学金…
山东放生一只重105公斤…
最新热门    
 
从只重文本到兼顾舞台:杂剧概念的古今演变

时间:2010-7-21 22:47:40  来源:不详

当代杂剧概念突出了“杂”的本质特征,其具体形式则脱离了南北曲短剧以及花部小戏的传统,是一种全新的表演艺术形式。虽属新瓶新酒,但也标志着古老杂剧就此融入了新时代。

 

  唐代最早出现杂剧概念,且始终停留在演出领域。今人刘晓明《唐代杂剧四证》一文举出初唐释道宣《量处轻重仪本·诸杂乐具》、《俄藏黑水城文献·蒙学字书》、四部丛刊本《教坊记》以及此前已知的李德裕《第二状奉宣令更商量奏来者》等四种例证,对这个问题的阐发目前最为详尽。然就代言体戏剧而论,《量处轻重仪本》中“杂剧”一词所指仅为蒲博、棋奕、投壶、牵道、六甲行成等游戏,“戏具”亦即此类戏耍所用之器具,表明彼时尚未出现扮演故事之杂剧。唯《俄藏黑水城文献》中既将“杂剧”与“龙笛、凤管、口筝、琵琶”等乐器及“影戏、傀儡、相扑”等杂技并列,则不再是诸娱乐技艺统称,而具备了代言体戏剧之可能,只是时代已在晚唐五代甚至更后。

 

由舞台演出到文本创作

 

  至宋,杂剧已为一代表演技艺之通称,时分三类,一为在宫廷供奉的官本杂剧,属教坊四部十九项乐舞之一。南宋又发展为教坊十三乐部之正色。第二类为城镇下层喜闻乐见的俗本杂剧,北宋时与官本并见流行,称构肆乐人杂剧,为“京瓦技艺”之一。第三类乃南北宋之交孕育于南方乡村的戏文,系杂剧流传到浙东与当地民间表演技艺相结合的产物,亦称“永嘉杂剧”、“永嘉戏曲”或“温州杂剧”。

 

  金传承北宋杂剧,唯演出场所渐向市井青楼(行院)拓展,官本变成院本。元陶宗仪《辍耕录》:“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更断言:“院本者,行院之本也。”入元,杂剧继续在演出意义上使用,强调其由院本发展变化而来。时人胡祗遹《紫山先生大全集·赠宋氏序》明确指出:“近代教坊院本之外,再变而为杂剧。”另一元人夏庭芝《青楼集》具体阐释:“金则院本杂剧合二为一,至我朝乃分院本杂剧而为二。”显然,直到元末,与演出联系着的杂剧概念仍然左右着当时人们的头脑,与演员技艺联系在一起的同样也是杂剧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在剧本意义上,或者说在和作家相联系的时候,往往不用杂剧名目,而以“传奇”代之。“传奇”源自唐代,原指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宋人因袭不改,元代将其用来指称杂剧剧本,二者相联系的无非也就是以曲折叙事为特征的“文本创作”四字。清人李渔这样解释:“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其中不无借以抬高元代杂剧作家身份地位的用意。除“传奇”外,杂剧剧本在当时也有称作“关目”、“幺末”的。“关目”一般是指剧本的情节和结构。《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公开标榜“新刊关目”,即把杂剧文本称作“关目”。元末明初人贾仲明的《录鬼簿吊词·高文秀》称赞高的杂剧创作“比诸公幺末极多”,又道出了“幺末”乃元时杂剧的另一个别称(一说“幺末”乃院本向杂剧过渡中的一种形式),将杂剧剧本称作“幺末”同样是一种借代。这种借代情况在元以后即绝少出现。总而言之,明以前杂剧的概念经历了由舞台演出到文本创作的演变过程。

 

  还应指出的是,元末开始出现将杂剧概念在剧本意义上使用的情形。时人夏庭芝《青楼集》谈论院本和杂剧之异同时说:“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比干剖腹》,母子如《伯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