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卢忠仁:“鹅湖之会”随…
最新热门    
 
张守仁:牛津之夜的美梦

时间:2010-7-28 11:29:09  来源:不详
  文友的话激发了我的谈兴:“那这儿是个值得纪念的地方。钱钟书对莎士比亚的剧本很熟悉。我记得他在散文和随笔中多次引用过莎翁剧本里的精彩台词。”

 

  “这儿离莎士比亚家乡仅几十公里,至今牛津大学里还有几位终生研究他的作品的教授呢。”孙君补充道。

 

  侍者给我们送来一壶红茶,我俩且饮且聊。

 

  我说:“这里没有校门,街道从校园里穿过,我仿佛来到了英格兰的一座古镇。”

 

  孙君说:“牛津的建筑外表古色古香、古朴典雅,内部设备很现代,藏书极丰富。它为历史贡献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现了彗星的天文学家哈雷、还有诗人雪莱、艾略特、剧作家肖伯纳等文学巨星。就是校内编辑、出版的20卷《牛津英语词典》,也已传播到五洲四海,为世界各地的英语院校奉为学习、研究的圭臬。”

 

  我问:“钱钟书在这儿留学时还有其他中国人吗?”

 

  孙君如数家珍地说:“钱先生在埃克塞特学院留学是在1935年至1937年夏。当时这儿的中国留学生才十来个,其中就有后来英译《红楼梦》的杨宪益,钱先生称他为小杨,当时杨先生最热衷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还有历史学家向达。向达经常钻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研究、抄写与敦煌有关的经卷、资料。”

 

  坐在咖啡店临窗一角,我和孙君回顾了钱先生漫长的学者生涯。

 

  1937年夏,他在牛津毕业后越过海峡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了一年法兰西文学。1938年秋从里昂回国。先后在西南联大、湖南师范学院、上海暨南大学任教。抗战期间撰写了打通中西诗论的《谈艺录》。1947年出版了描绘知识分子众生相的《围城》。解放后被郑振铎聘到文学研究所编《宋诗选注》。在“文革”的困境中编撰了一部雄冠古今的《管锥编》,里面采摘了中外四千多位作家写的上万种图书的引文。为了逃避当时严密的监管,他故意用文言写成,并在注释中用了英、法、德、意、西、希腊文的原文,犹如天书般艰深。1979年《管锥编》出版后,有文化修养的读者,对钱先生照相机式、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均表惊讶。早在1929至1933年清华大学时期,钱钟书就发过“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宏愿。有一次,吴组缃在曹禺鼓动下请小他两岁的学弟钟书开几本外国类似《金瓶梅》那样的“黄”书。钱拿过手边一张纸,立即在正反面一气列出40多部英文书目,令两位同学看了瞠目结舌,佩服之至。

 

  孙君指出:“自从祖国大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