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甘浩望神父绝食行动促公
《人生十八局》:围棋大
前清宫女回忆光绪最宠妃
前清宫女回忆光绪最宠妃
“我的校长我的校” 学
【特稿】美国研究显示捐
教宗在公开接见活动中回
老人回忆称日本兵遭拉贝
男子组织儿子女婿走私获
香港:【特稿】嘉诺撒修
最新热门    
 
子女回忆陈寅恪生涯 大师失明之后的日子

时间:2010-8-14 10:56:06  来源:不详
安顿下来。

 

1949年1月29日,抵达广州10天后,于岭南过了第一个旧历新年,父亲无限感慨赋诗纪念:无端来作岭南人,朱菊黄蕉斗岁新。食蛤那知今日事,买花追惜少年春。一生心苦谁同喻,数卷书存任更贫。独臥荒村惊节物,可怜空负病残身。

 

旧历年刚过,新午姑、(俞)大维姑父从上海飞往广州。在广州,父亲与姑父母经常见面、深谈。这是他们兄妹一生最后的一次聚会。姑父决定离开大陆,而父亲留在广州的心意已定,两人在穗也曾多次分析局势,详谈各人行止、今后考虑。那年春季姑父、姑母到香港后,与我们家偶尔还有联系。他们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后往台湾,从此音讯阻隔。

 

父亲中年后目盲体衰,尤其在逃难期间贫病交加,遇到大难时,新午姑、大维姑父就会主动伸出援手,尽量帮助。这固然是出于亲情,更是因为他们夫妇认为父亲的学术研究非常重要,应该给予支持。1969年10月父亲在广州去世,消息传到台湾后,1970年3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行悼念活动,李济所长邀请姑父参加,会上他作了感人至深的发言。姑父在台上讲述时泣不成声,台下父亲的老友也泪流满面。我们姊妹感到,新午姑、大维姑父在大家庭同辈中,与父亲最为知心。后来,新午姑与大维姑父相继病逝于台北,我们的心愿是今生能去金门俞大维先生纪念馆拜祭,谨表一份感恩之情。

 

双亲寓居岭南二十载,这是他们生命的最后年月,父亲依旧教学、撰文,直至被迫停止讲课。父亲已经适应了目盲的生活和工作,不幸刚过古稀之后,又遭股骨颈骨骨折的厄运,目盲、体残后仍坚持著述,并在学术上继续有所贡献。在两老年事益高,身体愈衰的垂暮之岁,父亲能做到伤残老人难以达到的境界,母亲的功劳绝不可没,尤其在晚年更为突出。随着日月流逝,我们姐妹对母亲的作为,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对母亲更加崇敬。

 

(摘自《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文章有删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4月出版)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