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上海世博会国际博物馆协…
阜新玛瑙雕将亮相上海世…
数百海外游客世博走进滨…
国学网亮世博  《美哉世…
“凤阳花鼓”将走进上海…
名人助阵 周涛、陈光标…
十大世博旅游名城天台山
假警察借世博安保名义骗…
游世博别只顾照相敲章 …
日本民间向世博献礼:梦…
最新热门    
 
世博归来的“泥人范”(组图)

时间:2010-5-19 10:55:06  来源:不详

范永亮在世博山西馆

晋祠侍女像

金刚

千手观音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1994年,怀揣艺术梦想的他从省艺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仅上了一天班就毅然辞掉了稳定体面的事业单位工作,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泥人世界。孤独坚守16年中,他走遍了全省大大小小的寺庙,临摹复制精品彩塑200多尊,并在晋源区租地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作品受到业内人士关注后,他应邀赴复旦大学讲学一个月,临摹的晋祠仕女“双面俏佳人”像,不仅被省工艺美术馆收藏,还入选为世博会山西馆首批展出的工艺品之一。他就是我市民间艺人范永亮。近日,记者专程前往晋源区金胜镇南阜村,走访了从世博会上归来的“泥人范”。

  追梦少年

  今年42岁的范永亮出生在山西祁县古县镇一个小村庄。1989年,21岁的他如愿考上了省艺术学院雕塑系,是当年全祁县唯一考上艺术院校的学子。5年大学生活里,他每年暑假都会到平遥、大同等地的寺庙临摹塑像。对于特别钟爱的作品,他还会用胶卷相机拍下来,洗出照片来反复琢磨。其间,他曾拜我省著名雕塑大师万绪德为师,专攻彩塑技艺,并由此深深迷上了彩塑这个行当。

  “山西的彩塑真的太精美了,但知道的人太少,我梦想着建成东方彩塑博物馆,把山西乃至全国寺庙内的彩塑复制后集中展示,让大家在一个地方就能看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那时,还在求学的范永亮便开始了自己的追求。

  痴心不改

  雕塑不是热门专业,找工作很不容易。然而,1994年毕业时,范永亮因成绩优异,同时收到了晋祠博物馆和省艺术研究所的接收函。因担心上班后没时间搜集资料,他没有到晋祠博物馆报到,而是选择了省艺术研究所,但报到后还是不舍得放弃自己的梦想,仅上了一天班就辞职“下海”。

  刚开始,他为了谋生与自己的专业结合,与他人合伙走南闯北承揽做城市雕塑、欧式构件的活儿。然而每到一处,他都会不自觉地投身于搜集临摹当地的彩塑作品,为此几乎耗尽了全部精力,以至于根本无暇“挣钱”,他的几任合伙人因此相继与他分道扬镳。

  1996年,范永亮与妻子在太原喜结连理,从此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一门心思做彩塑。2002年6月,范永亮在晋源区金胜镇南阜村租了7亩地,建成了自己的彩塑工作室。

  付出终究会有回报,随着技艺和声望的提高,范永亮的作品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开始投入他的门下学艺。然而坚持六七年后,几个徒弟最终还是因搞彩塑赚不到钱相继脱离师门。“其实,他们做得很好,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成才”,至今回忆起来,范永亮仍十分惋惜。

  刻苦攻关

  虽然万分努力,但临摹的彩塑作品往往不是开裂、变形,就是无法展现原作品的神韵。为此,从2002年开始,范永亮开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新材质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从骨架、大泥、二泥、三泥、粗白到最后的成品彩塑,他一改起初选用的玻璃钢等材料为就地取材,采用天然的泥土、沙、棉花、红胶泥、秸秆等作原料。根据他的感受,只有返璞归真才能做出古代优质彩塑的韵味。

  为减轻彩塑的重量、增强透气性,他在彩塑作品中还添加了麻绳、稻草等材料,并利用粘性好、不粘手的平遥红胶泥做外胎,最后用稻壳、麦壳等精雕细琢塑造细节……讲解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