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张悟本流行背后的“信仰…
深圳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
教宗向庆祝圣齐利禄和圣…
二OO九年为基督信仰献身…
教宗请葡萄牙主教们培育…
教宗在波尔图主持弥撒:…
有信仰的人越多,社会越…
善牧主日 香港教区为圣…
地震遇难者遗体处理尊重…
三百多名基督信仰及穆斯…
最新热门    
 
用信仰拯救传统文明

时间:2010-6-4 9:45:50  来源:不详

  晨报:人性善是客观存在的,但人性恶也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现代化的重重困境,善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它真能改变世界吗?

  何日生:善的力量很大,只是我们没有看到它的力量。在今天,大家都知道证严上人,她倡导的慈善理念影响深远,善行已达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陆也出版了她的书。但你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吗?30多年前,中国台湾的医疗条件很差,医疗费贵,普通人看不起病,证严上人和她的5名弟子发愿每天多缝一双婴儿鞋,一个月可以卖700元钱,一年8000元,这样就可以帮助一名难产妇女,受过帮助的妇女每天捐5毛钱再帮助其他人,就这样,爱在不断传递中,影响越来越大,到后来大家捐款建立起了医院。再比如缅甸受风灾的难民,我们帮助他们种子和粮食,收获时,每家煮饭前先抓出一把米,说这是给更穷的人的,就这样,几千户一年下来,他们凑了非常多的粮食,从手心向上的受恩者,变成了手心向下的施予者。善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信念,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关键是否被唤醒,当这样的善都被唤醒时,怎么不能改变世界呢?

  现代社会需要重建信仰

  晨报:靠这种经济学上的“施惠偏好”能走多远?

  何日生:所以说要“恒持刹那”。表面上看,慈善很简单,但没有深厚的思想与价值体系支撑,是无法达成的,因为善念转瞬即逝,要变成持续的行为,就要有信仰的力量。

  晨报:但问题是,在“泛伦理社会”的文化背景下,传统只为我们提供了道德这一低层次的终极关怀,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建立起符合时代需要的信仰大厦吗?

  何日生:任何文明都有信仰,都有终极关怀,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积极成果。确实,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不太关注超越界,这个超越界指灵性,人在世俗生活外,还存在着灵性生活,世俗生活以欲望为尺度,得到就快乐,不得到就痛苦,但那并不是生命的本质,生命还应包括爱、尊严、自我、智慧等。我们传统文化对此关注太少,所以要重建信仰。

  片面弘扬国学无价值

  晨报:今天到处在弘扬国学,为何成绩有限?

  何日生:在信仰重建过程中,两方面内容特别重要,一是要能实践,二是要有足够的力量。传统文化要解决现代化的问题,必须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此外,任何传统文化都有多种价值观,如何激清扬浊,让不同的价值观协调起来,这就要有伟大的思想家出现。一味地宣传传统文化,意义有限。

  晨报:大陆社会正处在转型期,这个转型中,如何避免出现混乱?

  何日生:台湾在后李登辉时代,一度很混乱,因为那是失去典范的时代,一切都开放了,变得不确定了,价值多元到几乎撕裂的地步,受日、美两国文化影响很深,传统文化基座不坚固,就像漂浮的冰山一样,一会儿向这边,一会儿向那边。大陆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深厚,堪称是屹立不摇,只要重点解决好传统文化的拓展问题,混乱的局面不大可能出现。

  陈辉/文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