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天主教 >> 正文
展览揭示艺术家沃霍尔天…
韩国教会更新对天主的爱
教宗强调不能将爱德倒退…
中国天主教社团6月27日…
南京发现明代郑和墓 券…
教宗指出“相信启示的天…
菲律宾中小学试行性教育…
韩国天主教徒人数继续增…
教宗祝圣14位罗马教区执…
孟清禄主教主持内蒙鄂尔…
最新热门    
 
明代天主教大儒王徵之墓因修高速“被拆迁”

时间:2010-6-26 11:48:37  来源:不详
陵如果有人来说是他们老祖先的,那怎么办?年代已经那么久远的文物,是属于国家的。这和继承法没有关系。”他说。“关于挖掘和调查,我们是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程序来做的。”赵强说。至于为什么当时认为旁边的土堆才是王徴墓,他说,因为这是当时三原县政府确定的王徴墓,作为文物部门,只能按照政府提供的保护区域来保护。

对于王家人提出的迁葬问题,赵处长说曾建议公路部门对王家予以补偿。“从人道主义出发,在挖掘完毕后,遗骨我们可以考虑给他们安葬祭奠,但文物肯定是属于国家的。”

因为围绕其中一些问题,双方僵持不下。挖掘暂时停着,工程也暂时停下来了。事实上,涉及到的几方都很焦虑。

打开的墓不能总是这样拖延着啊。王可举和族人商议,在墓旁搭起了彩条布棚,安排了3个人,24小时轮流着看守坟墓。一来要防盗墓贼;二来事情没结果,害怕人家采取强制措施。

还真有盗墓贼来。冬天时,他们发现有人在墓旁打了个很深的洞。

文物局也不敢掉以轻心,也在墓旁边搭了个小棚,由两名考古人员守着。6月4日,一位年轻的考古队员对来访者说,估计这墓里也没有文物了,周围都有盗洞。“事实上古墓葬挖掘后就结束了,挖掘是一个解剖过程,挖掘完就消失了。下一步有可能这个文物点就消除了。具体怎么做,现在我们在请示上级做决定。“赵强说。

而这是王可举和家人难以接受的。他们的心愿是老祖宗王徵的墓能真正得到保护,哪怕要拆迁,也要最终得到安置,能让后人有一个可以凭吊纪念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地方。

“把村庄的文化根脉留下来”

2009年春天,王可举家的老宅子被咸阳市考古单位认定为是王徵故居,并确定为重大考古发现。当时,王可举还写了篇祭文。祭文中,他对这位对国家、民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祖先表达了景仰和怀念之情。

读书不多的王可举热爱文化,近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收集王徵的资料上。在他看来,这不仅是祖先绵延数百年的荣耀,也是家族的文化根脉。

王徵墓被挖掘后,王可举四处奔走反映,他说,要给老先人一个说法。

而反映问题的过程中,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证明你是王徵后人,拿证据来。他说,在一次“谈判”中,对方让他拿出血缘证明,“那不就是做DNA嘛。”

虽然每年清明上坟,从小跟着爷爷、父亲上坟,还记得幼年时祖宗坟头的石案。可这些能说明什么呢?王可举只得拿出家谱。这本发黄的家谱上,表明修谱的时间是清代,王徵是家谱上的五世祖。“家谱幸亏‘文革’时被西北大学的李之勤教授借走了,才得以保存。要留在家里,肯定都毁了。”王可举说。这本2005年才回到王可举手中的总家谱,再加上小家谱,使王家的传承根系分明,清清楚楚。

也许,让王可举纠结和焦虑的,还有村庄文化根脉的日渐式微。

泾阳一带,自古是关中文化根脉所系的地方。尖担王村,是一个典型的关中村庄,也是一个尚有丝丝文化根脉的地方。

王可举的家,是一处虽不复往日气势,但仍有遗韵的明朝老宅,已被认定为王徵故居。当年的高屋大院,如今只剩下两边的厢房,滴水檐下的石板青油油的。大门口,断石残垣,散乱堆放着祖先的石碑以及雕花的石蹬。

屋檐下,有两块完整的石匾,一边是“君子乡”,一边是“鸣珂里”。这是旧时村庄城门两侧的石匾。据考证是王徵的手迹。

王可举还记得被拆之前的村庄土城墙,那是明代的,1965年时被拆。“父亲在世时,这两块石匾让人拉去盖红苕窖了,我给了人家100元,拉了回来。那人说,既然是先人留下来的东西,就存下来。”他说。

王可举还记得,家里的老宅,主体曾是高大的窑楼,明朝建筑,雕梁画栋,很漂亮。文革快开始时,父亲主动把祖屋拆了。“房是招牌田是累”,怕被定为富农的父亲,因为拆了房,才被定成了中农。

至今,王可举记得父亲的后悔,也记得父亲的无奈。

1996年,王可举在家中迎接了一个客人,他就是老将军张震。1936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在这里整修,时任团长的张震曾在王家住了8个月。“那次他一下车,就说,60年了!进了厢房,说,我住这儿,警卫员住那儿。老人来时,拿的地址还是鲁桥庙南河西王家堡东门里。只是如今庙被拆了,城门也早不见了。”王可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