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变态的“魏晋风度”:中
别出心裁的“烧南北”
79.林肯和南北战争
最新热门    
 
魏晋南北朝民间流行一夫多妻

时间:2009-12-6 12:00:19  来源:不详
·简文帝纪·史臣曰》)而不立皇后,显然也对侯景的擅权有利。

至于梁元帝萧绎,之所以不立皇后,则主要是对原配夫人不满。如《南史·后妃传下》记载:“元帝徐妃讳昭佩,……以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爲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也可能是忙于战乱,姑且视为特例。


三、几点结论

总结魏晋南北朝的多立皇后和不立皇后,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首先,多立皇后,或不立皇后,其主要原因都在于排除外戚势力。如前所述,尽管多立皇后和不立皇后还有比较复杂的缘由,但二者却都有裁抑外戚的明显意图,这就充分说明压制外戚才是其中主要目的。而所以要压制外戚,则显然是吸取了两汉外戚专权的历史教训。两汉时期,外戚专权连绵不断,不仅统治黑暗,甚至导致王朝倾覆,酿成了极其惨痛的悲剧。以东汉为例,史书便总结说:“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后汉书·皇后纪上·序》)这对于继起的三国曾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魏文帝才会断言“妇人与政,乱之本也”,并严厉规定:“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而东吴皇后潘氏,仅以孙权病危询问吕后临朝之事,便被警觉的近臣或嫔妃勒死——“权不豫,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

宫人伺其昬卧,共缢杀之,托言中恶。”(《三国志·吴书·妃嫔传》)及至西晋,由于惠帝昏愚,贾皇后又专断擅权,终于引发八王之乱,这就更使统治者认识到外戚专权的危害和恶果,也促使他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排除外戚势力。多立皇后,或不立皇后,实际就是这些措施的两个突出事例。

其次,就效果而言,多立皇后对于压抑外戚的作用明显不如不立皇后。因为多立皇后实际是以增加外戚的方式来削弱原来的外戚,这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戚专权问题,而且还往往造成更大的朝廷内乱。更何况,即使原来被立为皇后的外戚受到某些削弱,他们的势力也大多没有消除,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东山再起。杨坚就是一例。他在宣帝宇文赟死后,便利用外戚身份迅速掌权,并最终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加之多立皇后与礼制严重冲突,除了昏君和暴君,绝大多数皇帝都不可能采用这种做法。其作用自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而不立皇后,则是通过减少外戚来防止外戚专权。它在具体操作中还严格限制外戚的官爵,禁止外戚辅政,不仅从根本上避免外戚专权,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外戚的权力、地位和名望。再加上其他相关措施,这就极大地排除了外戚势力。

从东晋、南朝来看,除了东晋褚太后和陈朝柳太后(柳太后,名敬言,宣帝皇后,后主即位,尊为皇太后。据《陈书·皇后传》记载,由于“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丧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皆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曾临朝听政外,在这一时期也确实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而且即便是太后临朝,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外戚专权。以“聪明有器识”的褚太后为例,她在哀帝、废帝和孝武帝年幼时称制,曾重用名臣谢安,委政权臣桓温,并善于平衡朝中各派,且诸帝成年后便立即归政(参见《晋书·后妃传下》)。这与北魏冯太后和胡太后的专权显然是大相径庭。

再次,多立皇后或不立皇后也体现了不同的统治方式和文化特点。从多立皇后看,除了始作俑者的孙皓,其余均为十六国和北朝的皇帝。他们都是汉化的少数民族,而且不是暴君就是昏君。故尽管他们在多立皇后时曾引经据典,但实际上却根本不把中华传统礼仪放在眼里。以宇文赟为例,武帝宇文邕在位晚年便特别诏减后宫,认为“刘、曹已降,等列弥繁,……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朕运当浇季,思复古始,无容广集子女,屯聚宫掖。弘赞后庭,事从约简。可置妃二人

,世妇三人,御妻三人,自兹以外,悉宜减省”(《周书·武帝纪下》)。根据“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宇文赟至少也应该有所收敛。但他继位后却仍然多立皇后,广纳嫔妃,没有丝毫顾忌。可见他们完全是为所欲为,根本不受传统礼仪的约束,更不考虑后果。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们迷信武力、忽视统治方法和文化建设的缺陷。反之,从不立皇后看,则均为东晋、南朝皇帝,甚至大多是开国皇帝。他们虽然也有专制、残暴和荒淫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