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李鸿章屠杀太平天国降军
看马克思如何评论同时代
太平天国中难得的完美男
杜宪英、李淑贞善战太平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
洪宣娇与太平天国的沉浮
太平军进出山西始末
一个放荡女人吃醋导致太
极度奢侈淫乱是太平天国
《太平经》简介
最新热门    
 
太平天国圣库藏金神秘消失

时间:2009-12-11 12:19:45  来源:不详



记者在民国杂志《真相》中看到:1912年冬天,官方也曾经公开发掘过一次。

《真相》上写着,湖南人林开泰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太平天国服军役。洪秀全死了以后,林开泰把48缸黄金窖藏在南京旧都统署前城根。因民国政府成立后“需用浩繁”,于是集私资开采。“藏金得,以八成充省行政之用。以一成助湘苏公学;以一成当花红。”这次发掘的时间是:1912年12月20日。当时的掘金者根据林开泰的回忆,藏金库的“记号”是在距通济门城楼约60多米,土堆很高,靠城墙根,有一株10多米高的柞树。

掘金的时候,前后道路都有人严密把守,负责看守的工人加上挖金的人有好几百人。所有掘金人都是湖南人。他们开掘到12米深的时候,发现了10方3米多长的石块,石块下面全是黄土。下面还发现了石灰,再往下挖3米多发现了铁质物品。当时工人怕挖错了地方,又改道挖起来,但都没有任何发现。而据林开泰自述,藏金用的缸有1米高,直径30多厘米,大缸的中间用松香密黏,并熔铁汁为盖,别有瓷缸装满珠宝珍饰也在下面。埋此时,是前清同治二年春。一直埋了3个月才完工,事极

秘密没有其他人知道。

当时民国政府的江苏都督特别希望能够挖到这些意外之财,以补库房亏空,但,一直挖了一个多月,挖到了地下40多米深,都没看到林开泰说的宝贝。当时大家失望之余,只好空手而归。

藏金只是民间传说并无实证

“我们曾经发现过太平天国的圣库,但什么宝贝也没有。现在‘圣库’在升州路上成了一家医药公司的库房。”南京市文物局的曹志君主任说,有关太平天国藏宝,他也曾经听说一些,但实际上的都是民间讹传而已。“蒋寿山发家致富的事情就是民间传说,并不是真实的情况。蒋驴子是拉驴子的,靠做生意起家的。”

至于中正街藏宝,曹志君说,南京城市变迁特别快,这么多年一直都有大规模的拆迁,大范围的考古活动,一直都有。南京主城内的地下几乎能考古发掘的地方都考古发掘过了,但都没有听考古队员说起发现过太平天国藏宝的事情。

至于市民亲眼看到的“天国”藏金又如何解释呢?曹志君说,清凉山上的那些银子根本和太平天国的藏金库无关,光绪年间,太平天国早就没了。坊间都是口口相传,

第一个人突发奇想和第二个人说了,然后,大家就认为真有那么回事了。

那么清凉山、总统府内究竟有没有太平天国的藏金库呢?一位曾经对清凉山做过勘探的专家说,如今清凉山一带的干扰特别大,而且南京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用一般探测仪器探测会发现,其实南京城内的地下都有砖,一般而言4米多深就已经是六朝的文化层了,如果要有太平天国藏金库,早些年就应该被勘探到了。关于藏宝总统府一说,有人认为藏金库有可能在金龙殿下,但是,总统府曾经修缮过几次,曾经发现过民国期间修建的防空洞,就不曾发现过藏金库。就算用仪器勘探,现在外围到处都是电网,干扰特别大,每个地方可能都会有嫌疑,但都不能肯定。

前些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曾经在总统府附近发现了六朝的排水道,也曾经发现过六朝的马路,以及清末的小火车铁轨,但就是没发现坊间流传的太平天国藏金库。



太平天国的银子究竟去了哪里

既然太平天国曾经富足一时,那么天京城陷的时候,“天国”财宝究竟去了哪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专家张

铁宝说,有人认为太平天国所有银子都没有了,也是不对的;曾国藩在写给同治的奏折中,就说:“如果让湘军的将士把钱拿出来,感觉犯了欺君之罪,反正银子也不多,不多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近年来,全国不断出现所谓的太平天国钱币,大多是假的,倒是湖南出现的一些是真的。

那么,天国的银子怎么没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茅家琦解释,其中大部分是被太平天国自己“败”掉的。就洪秀全本人而言,他生活极度奢侈,旗下诸王开支也很大。除了生活开支,还有军队的费用,包括军队的粮饷和枪支装备等等。“天京事变”的时候,洪仁玕等王又带了一部分离开。等到湘军攻入南京城,“天国”银子其实已经所剩无几,又被他们弄走了其中的大部分,当时湘军中有一个叫鲍超的将领,还带了一部分去四川,他们的“头儿”曾国荃以“病重”为借口,回湖南老家“休养”,回去的时候随行船只达到上百只,这船上肯定也有“天国遗留”的财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