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1944沸沸扬扬的蒋介石的
潜伏在蒋介石身边11年的
黄金运台负责人之子:蒋
侍卫揭蒋家秘辛:蒋孝勇
罗斯福欲将琉球归还中国
1949年蒋介石自大陆运台
历史碎片:蒋介石从一支
谁把红军逼上长征路:蒋
白崇禧晚年暴亡之谜:遭
蒋介石父子败退台湾前究
最新热门    
 
蒋介石下错一步棋丢掉整个大陆

时间:2010-3-30 11:00:18  来源:不详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无论在国内国际的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虽然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占有4分之一的天下,但中国的整个经济命脉和交通要道都在蒋介石手中,最主要是二战中的两个获胜大国美国和苏联都支持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共想要染指整个中国的领导权应该说还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梦想。



  日本人的投降为国共两党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新机会,谁在这盘棋上布下好局,谁就有了取胜的先机。双方的眼光同时看准了由日本人经营了十多年的东北,这是国共两党的真空地带,双方在东北的布局决定着战后中国的政治天平。



  早在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6月10日,高瞻远瞩的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两个月后的8月10日午夜至8月11日晚6点的18个小时之内,朱德总司令连发七道命令调兵遣将部署进军东北。到抗战胜利后的半年内,中共已经将其兵力的近1/4调入东北,同时派出一大

批地方干部随部队进入,使中共在东北迅速建立起强大的政治军事势力。



  东北的战略经济地位,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充分的显现出来。张家父子在东北经营期间已经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后来日本人更把东北当成中国战场的大本营来经营。东北当时拥有3000万人口,物产丰富,工业、交通发达。除这些物质条件外,由于东北与苏联接壤,如果中共能够巩固在东北的势力,就能够直接受到苏联的支持,这对于影响双方势态至关重要。在影响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总是比蒋介石高出一筹,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可以丢弃其他根据地也要举家搬往东北的原因。



  蒋介石也看出东北的重要,他动用了大部分的美国资源来调动自己的兵源,想抢在中共之前把东北控制在自己手中,但是在由谁来主政东北的布棋上却犯下致命错误。



  国民党内部谁最有资格主持政局东北?无疑应该是“西安事变”后被软禁的张学良。张家父子在东北经营多年,势大根深。如果这时启用张学良,蒋介石不光会博取很好的政治名声,也会让中共今后在东北的发展陷入两难的

境地。



  对于张学良的复出,国民政府内不少有政治头脑或者朴实感情的人都不断向蒋总统提出建议,由张学良领军回师东北在国民党内的呼声很高,蒋介石也明白张学良是主政东北的最好人选。犹豫不决之际,传来共产党的声音,这让蒋介石疑惑丛生,本来的一步好棋让蒋介石给下得满盘皆输。



  中共一方面加紧自己在东北的部署,也非常关注自己以后在东北的实际对手是谁。张学良是一位显要的人物,由张学良成为中共在东北的对手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张学良入主东北,对中共来说将面临一种复杂的感情。由于“西安事变”的原因,中共与张学良有过很好的合作,国民政府内重量级人物中,中共最好的朋友应该就是张学良,他来东北要比任何人来东北更容易合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共很希望张学良来主持东北局势,这可以使中共在东北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两个阵营毕竟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目标。张学良是一个不拘泥于原则的人,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形势的演变会危及他的根本,张学良是个六亲不认

的人物。中共要想让东北变成自己的天下,就必须与张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将使中共在张学良和国人面前陷入道德危机。张学良是中共的朋友,或大或小也是中共的恩人,中共要取代张学良成为东北的主人就会面对许多的障碍。



  中共的策略总是要高人一筹,在不久的国民参议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共向蒋介石大声疾呼:释放张将军回东北!这里中共的意思很明白,不光是要释放,而且是直接回东北,中共连张学良复出后的工作都给蒋介石安排好了。



  周恩来此举明白的告诉大家,利用抗战胜利后短暂的国共良好关系,呼吁释放张学良,中共是讲情谊的,不会忘记老朋友。这不光是国共合作需要的政治氛围,也是赢取国人道德信任的好机会。如果蒋介石真的按照中共的要求释放张学良,并委以东北的重任,中共的高姿态与张学良重新开始在东北的合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