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开国大将徐海东 蒋介石
柏杨翻译《大力水手》曾
蒋介石西安事变时立三份
抗战中美国为何疯狂炒作
宋美龄不与蒋介石合葬四
蒋介石最引人瞩目的三次
开国大典上的“洪门大佬
蒋介石日记谈香港受降:
蒋介石私下是如何议论毛
蒋介石为何选台湾为生存
最新热门    
 
蒋介石父子败退台湾前究竟偷运了多少黄金?

时间:2009-11-26 12:11:40  来源:不详


  蒋经国抵达南京后,国民党中常会于1948年12月29日任命他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蒋介石发表这项任命说明他已经看到败局已定,大陆即将不保,派其子赴台协助爱将陈诚经营台湾,使国民党日后尚有立足之地。然而蒋经国并未立即赴台就职,而是始终陪侍其父共渡危难。

就在蒋经国被任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的前4天,蒋介石收到桂系大将白崇禧24日发给他的要求政府与中共言和的电报。与此同时,桂系核心人物、时任蒋介石助手的李宗仁与白电遥相呼应,向蒋介石宣布5项和平主张。湖南省军政领袖程潜也向蒋发来了要他下野的通电。12月30日,白崇禧再电蒋介石,重申前电主张。同日,河南省主席张轸也通电主和。

在内外交逼之下,尽管蒋介石不断默念“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的古人嘉训,但仍不免心烦意乱。冷静之余,与败打“老虎”归来的蒋经国商讨和战与自己的进退问题。父子二人商讨的对策可从蒋经国1949年1月1日的日记中窥知一二:

“父亲近曾缜密考虑引退问题,盖以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之下,必须放得下,提得起,抛弃腐朽,另起炉

灶,排除万难争取新生。”“父亲乃有引退图新、重定革命基础之考虑。”《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2辑第543页。

蒋氏父子二人的分析虽然退的因素多于进的因素,但对引退也不轻易言之。用蒋经国的话说:

“父亲虽有原则上决定引退,但仍须考虑引退之技术、方式,以及时间等问题。”“否则,将打击士气,震撼人心,更不利于国家及军事矣。”《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2辑第545页。

蒋介石考虑成熟之后,遂于1948年12月31日在南京黄埔路总统府官邸举行除夕晚宴,将政府准备和谈与自己下野的决定公之于众。翌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军民###》,发出求和声明。文告称:

“今日戡乱军事已进入了严重的阶段,国家的存亡,民族的盛衰,历史文化的绝续,都要决定于这一阶段中。”“怎样才能渡过这一难关,克服这一危机,成为我同胞每一个人异常关怀的问题。”对于和战问题的解决,“关键不在于政府”,而“在于###”。现政府决定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

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中正毕生革命,早置生死于度外,只望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3册第3304页,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4月版。

011文告发表当日,新华社广播了毛泽东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此后几天间,蒋氏父子度日如年。他倒不在乎其他方面的反应,他所重视和等待的是中共方面的反应。

1月5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评战犯求和》的评论,揭露蒋介石“希望从白祟禧手里夺和平攻势的发明权,并在其新的商标下继续其旧的统治”。毛泽东的评论切中要害。

1月14日,毛泽东又为中共中央撰写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和平谈判的8项政治主张。其中首要条件就是惩办战争罪犯,以及废除伪宪法与伪法统等。这8项条件对蒋氏父子而言犹如五雷轰顶,

视其为要他无条件投降的“哀的美敦书”,感到再无恋栈总统职位之希望。蒋对李宗仁称:“就当前局势来说,我当然不能再干下去了。但是在离开之前,必须有所布置。”

蒋介石在下野之前预作什么布置呢?

首先,他让蒋经国与俞鸿钧将中央银行库存黄金、白银与外汇移存台湾,以备日后###所用。据蒋经国1月10日日记记载:

  蒋经国抵达南京后,国民党中常会于1948年12月29日任命他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蒋介石发表这项任命说明他已经看到败局已定,大陆即将不保,派其子赴台协助爱将陈诚经营台湾,使国民党日后尚有立足之地。然而蒋经国并未立即赴台就职,而是始终陪侍其父共渡危难。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