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开国大将徐海东 蒋介石
柏杨翻译《大力水手》曾
蒋介石西安事变时立三份
抗战中美国为何疯狂炒作
宋美龄不与蒋介石合葬四
蒋介石最引人瞩目的三次
开国大典上的“洪门大佬
蒋介石日记谈香港受降:
蒋介石私下是如何议论毛
蒋介石为何选台湾为生存
最新热门    
 
蒋介石父子败退台湾前究竟偷运了多少黄金?

时间:2009-11-26 12:11:40  来源:不详
海,运用他个人与中央银行在职人员的渊源关系及影响力,擘划部署,将库存黄金运来台湾。”1960年6月2日台湾《联合报》。

  该文称俞虽未担任财经方面的任何公职,但他“本诸个人对国家的忠诚、热爱,而将个人危险置之度外,为国家保全了巨款财富,这是难能之处”。

  至2月10日,中央银行库存金银大部分运至台湾和厦门,上海只留20万两黄金。蒋经国在2月10日日记中写道:
 
  “中央银行金银之转运于安全地带,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但以少数金融财政主管当局,最初对此不甚了解,故经过种种之接洽、说明与布置。”“此种同胞血汗之结晶,如不能负责保存,妥善使用,而共诸无谓浪费,乃至资匪,那是一种很大的罪恶。”《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2辑第570页。

  以上事实说明两点:第一,蒋经国、俞鸿钧将央行黄金、银元与外汇运至台湾与厦门是在蒋介石下野之后,下野之后的蒋介石就是一介平民,以一介平民指挥蒋、俞搬运央行黄金亦属非法,故称蒋经国盗运黄金。蒋介石说此举是为“国家保留一线生机”,实则是拆李宗仁的台,为其日后再度复职准备物质基础。第二,在盗运黄金、银元过程中,当时的财政主管当局与时任代总统的李宗仁是反对的。关于此点可从蒋经国后来的回忆中得到进一步说明:

  012“关于李宗仁来信所提到的库存黄金的搬运经过,我应该附带来这里说一说:当上海快要撤退的时候,父亲就派我们几个人到上海去,劝中央银行把库存的黄金全部搬运到台湾来。临行的时候,父亲又再三嘱咐我们‘千万要守秘密!’因为早已预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库存黄金作为‘和谈’的条件之一。后来这一批黄金,是很顺利地运到台湾了。政府在迁来台的初期,如果没有这批黄金来弥补,财政和经济情形,早已不堪设想了;哪里还有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库存黄金到达台湾之后,父亲又记起还有一箱国家的珠宝,存放在中央信托局,命令我们再赶到上海去,劝信托局把这一箱珠宝也运到台湾来,交给国库保存

。这一箱珠宝,多半是在抗战时期一班汉奸非法搜刮的财物,胜利后被依法没收,交付中央信托局代为保管的。因为我曾担任过管制上海经济的工作,知道这箱珠宝存放的地点;所以,父亲就命令我去负责执行这一项任务。当我到达上海以后,李宗仁已经知道了这回事,立刻下令,不准移动这箱珠宝。后来竟吩咐那个保管保险箱的人飞到香港去,使无法取出。我因向父亲建议:‘据所知道的情形,这一箱珠宝已经用了不少,剩余的东西,仅值二三十万美金,我们何必为此区区之物,同人家伤和气。’父亲却指责我说:‘到了台湾,当军队粮饷发不出的时候,就是一块美金也是好的!’我听了无言可答,只好依从父亲的意思去进行;但结果还是没有法子把这批珠宝搬出来。”蒋经国:《我的父亲》,引自李敖:《我来剥蒋介石的皮》第179—180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9月版。

  013关于此点还可以从李宗仁回忆录中得到说明:

  “今日父亲派我赴上海访俞鸿钧先生,希其将中央银行现金移存台湾,以策安全。”《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2辑第549页。

  1月16日,蒋

介石约见俞鸿钧、席德懋二人,提出中央中国两银行外汇处理要旨,蒋宣称此举“欲为国家保留一线生机也”。《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2辑第552页。

  蒋氏父子盗运黄金至台,俞鸿钧是核心人物。蒋介石下野的前两天,即1月19日,俞氏辞去中央银行总裁职务,由副总裁刘驷业继任。就在他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之后,俞氏以一介平民身份奉蒋氏父子之命,将中央银行黄金、银元与美钞搬运至台。关于此点,台湾《联合报》刊载的《俞鸿钧先生的风范》中作了如下说明:

  “也许有人以为俞氏当时既为中央银行总裁,筹划启运央行库存黄金至安全地点,本为其职责以内的事。其实,俞氏当时并不在中央银行总裁任内,当时央行的总裁为财政部长刘攻芸兼任,俞氏不仅已经离职央行,而且他本人并不在上海,后因沪上情况紧急,李宗仁态度暧昧,鉴于中央银行库存黄金对国家命运的重大影响,俞氏乃奉命冒险从香港飞往上海,运用他个人与中央银行在职人员的渊源关系及影响力,擘划部署,将库存黄金运来台湾。”1960年6月2日台湾《联合报》。

  该文称俞虽未担任财经方面的任

何公职,但他“本诸个人对国家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